1、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最突出的表现为( )
A. 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B. 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C. 雇佣劳动力增加 D.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
2、在《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他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更加不可磨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华盛顿的功绩( )
A. 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 领导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颁布《人权宣言》
D. 主持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
3、“当地的印第安人无法用来做种植园的活,因为他们染上了来自欧洲的疾病,正在灭绝。种植园主起初想雇用欧洲的契约工人,但是,他们的工资太高且自由散漫。”种植园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引发了( )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
4、12世纪,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A.新城市的产生
B.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
C.市民阶层形成
D.大学的兴起
5、下侧关于辛亥革命的叙述,如果按照写对一句得1分的标准,该叙述可以得( )
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武昌,由孙中山直接领导,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6、恩格斯说:“欧洲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新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伟大人物的代表作品是
A.《荷马史诗》
B.《神曲》
C.《蒙娜丽莎》
D.《哈姆雷特》
7、下列不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
A.《荷马史诗》 B.《儒略历》 C.纳特农神庙 D.戏剧《哈姆雷特》
8、《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任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 )
A.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维护奴隶的利益
C. 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D. 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9、2018年在青岛少海汇产业园,采用了人脸识别热源扫描、自主巡航等技术,配备远程、夜视摄像头的安防机器人可以根据设定好的巡逻路线进行自主巡逻,或是人机远程协作完成相对复杂的安保执勤任务,可实现24小时360度无死角实时监控,1080p高清实时回传至监控中心,规避安防盲区。这些成就取得主要源于( )
A.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B. 新材料技术的进步
C. 生物工程技术的推动 D.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10、2022年在卡塔尔举办的世界足球杯比赛吸引了全世界足球爱好者的目光,阿根廷队的梅西也是众多数球迷关注的焦点,若梅西与下列球星相遇他们用各自官方语言交流没有障碍的是( )
A.姆巴佩(法国)
B.内马尔(巴西)
C.莫拉塔(西班牙)
D.C罗(葡萄牙)
11、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15世纪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国家是( )
A.阿拉伯帝国
B.古巴比伦王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法兰克王国
12、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塔岛有一块关于航海家麦哲伦的双面碑,碑文正面记载着“我们在此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一一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的麦哲伦”;碑文背面记载着“麦哲伦的船队于1522年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据此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麦哲伦船队证明了地圆学说
B. 麦哲伦被杀是因为菲律宾人认为他是殖民入侵者
C. 麦哲伦航海得到西班牙政府的支持
D. 麦哲伦航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13、对于古代宗教,有人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有人说是信仰,也有人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迪。不少古代统治者曾利用宗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三大宗教在教义上都强调( )
A. 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升入天堂
B. 反对暴政剥削,主张自由平等
C. 教人忍受现世苦难,放弃斗争
D. 宣传众生平等,破除等级界限
14、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中的读书摘要反映的朝代( )
读书摘要 灭六国平天下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车同轨、书同文 |
A.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B.实施“推恩令”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儒士地位特别高
15、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史实)、历史解释、历史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克伦威尔领导“新模范军”取得了内战的胜利
B. 独立战争中,华盛顿领导大陆军赢得国家独立
C.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波澜起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6、每一位信仰伊斯兰教的成年人,经济和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都把朝圣作为自己的一项宗教义务,他们朝拜的第一圣地是在
A.雅典
B.耶路撒冷
C.麦加
D.麦地那
17、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指的是( )
A.组建大陆军,发表《独立宣言》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起草制定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D.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18、预计2020年1月,美国弹劾案将转至国会参议院,若有2/3以上议员认定特朗普总统有罪,他将被解职。据此可知美国( )
A.国会权力至高无上
B.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C.总统对国会负责
D.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19、“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争夺从激烈的武装斗争转向立法的手段,这是英国逐步走上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与法制道路的重要转折。”此处的“重要转折”应指
A.确立君主立宪制
B.开展殖民扩张
C.开始工业革命
D.处死查理一世
20、随着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供应不足,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珍妮机最早出现在 时期 地区
A.18世纪 英国 B.18世纪 意大利
C.10世纪 英国 D.10世纪 意大利
21、思潮:___________。
2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国际会议。
(1)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3)决定成立联合国
2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段话说明了( )
A.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B.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的积极性
C.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D. 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4、在4世纪末至5世纪初,________吞并了其他小国,首次实现了日本的政治统一。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史称“________”。
25、教师或学生组织的行会性质的_________是欧洲早期大学的起源,大学为_________和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6、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国父”______带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人民最终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一战结束后,印度人民在______领导下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27、观察下边地图,在图中2个方框内填出下列2个史实的英文字母代号:
A.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28、该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该事件中写道:“(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最先践行(尝试)这一理论的是____________。
29、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4.主要发明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制作陶器;发明纺织,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________和历法知识。
(2)黄帝时期
黄帝(轩辕) |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_______,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 | ||
______ | 创造文字 | 伶伦 | 制作音律 |
隶首 | 发明______ | 嫘祖 | 会_______,擅长纺织 |
5.重要发现
(1)内容: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前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
(2)意义:这些发现,反映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30、1787年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31、世界近代化的脚步是从欧洲开始的,“欧洲的兴衰是一部丰富的历史巨著”。
【近代的曙光】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打开了黎明的窗户。
(1)文艺复兴的思潮是什么?它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革命的作用】革命让资产阶级政权在欧洲屹立。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哪一年?它的意义是什么?
【科技的影响】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让资产阶级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
(3)列举两个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欧洲人的发明。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什么阶段?
【战争的创伤】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使欧洲筋疲力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
(5)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是怎样形成的?
【家和万事兴】1914-2014年,欧洲从仇恨走向联合。期间,欧洲通过战争发泄“仇恨”,却最终达成和解,走向联合,联合带来复兴。
(6)欧洲为了“走向联合”,1993年成立了什么组织?
【历史的启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
(7)你从欧洲兴衰的历史中得到什么启示?
32、基础知识问答。
(1)说出19世纪中期推动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典型事件。
(2)说出列宁的主要贡献。
33、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是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年?作者是谁?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一先进思想的诞生?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马克思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
(4)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或什么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4、变则通,通则久。古今中外,数千年的文明史,改革中求发展,探索中向前进。下面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历史探究活动:“变,是永恒的主题”。
【语录指点迷津】
改革的道路艰难曲折,改革者需要大无畏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1)以上两则材料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改革者精彩语录,请你说说分别是谁的语录?
【探索寻找道路】
改革嘛,往往是前无古人的,无路可循的,它需要改革者在黑暗中探索前进,不怕跌倒,坚持真理。
(2)苏联作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它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是怎样探索的?
(3)以上两则材料,牵动着两位伟人的心,他们决心改变,锐意创新,他们的“创新”分别表现在哪里?
【决策确定方向】
(4)上述材料二中涉及的人物面对“恐惧”进行了改革,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经验导航未来】
(5)历史上的改革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体现了历史进程的曲折性与反复性。请结合以上材料和问答,总结经验教训,启迪导航未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