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歌词的作者是。
A.鲍狄埃
B.狄盖特
C.瓦尔兰
D.弗兰克尔
2、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
A. 革命前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B. 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殖民统治
C. 革命过程并不曲折 D. 革命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共同点是( )
①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都带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③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④主力军都是大陆军⑤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⑤
4、“与西方国家相比,俄国是最后一个踏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大陆国家,与其它东方国家相比,它又是最先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而且是自发地、主动地挤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列。”此结论所依据的史实是( )
A. 农奴制改革 B. 十月革命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苏联解体
5、种姓制度是印度电影主题中的热门话题,在种姓制度题材的电影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A.国王对祭司毕恭毕敬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6、2001年,被誉为“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成功举办于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海南
7、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表)。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事件主题是
名称 | 性质 | 作用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 资产阶级革命 |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8、“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是人们对二战前夕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形象评价,二战前,绥靖政策的顶峰是( )
A.柏林会议
B.开罗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9、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这一规定从法律上保障了人们对创新成果的独占,之后英国出现技术创新高潮。由此可见,英国的专利制度( )
A.保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导致英国出现贸易壁垒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D.促使英国出现垄断组织
10、1921年后,在苏俄的城市出现了很多“耐普曼”(做买卖的人)。1924-1925年度,从耐普曼的工业企业获得的直接税收占到了全国总税收的一半。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十月革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1、“我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胸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阴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两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12、2014年2月25日联合国发布报告《阿拉伯一体化:21世纪发展的必然》呼吁阿拉伯经济一体化。古代史上促进阿拉伯民族团结统一的举措是
A.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以宗教信仰为纽带
B.推行大化改新,推动社会发展
C.耶稣创立基督教,主张实行“仁爱”
D.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
13、18世纪80年代后,英国工业品产量增长迅速,积累了大量资金,工业革命持续加速。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加速”的动力是( )
A.畜力
B.改良蒸汽机
C.水力
D.风力
14、阅读下面 “英国人口结构变化图”,判断造成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实行计划生育
15、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农民阶级
B.所有中世纪城市都发动了争取自治的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C.中世纪城市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新社会集团”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6、“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争夺从激烈的武装斗争转向立法的手段,这是英国逐步走上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与法制道路的重要转折。”此处的“重要转折”应指
A.确立君主立宪制
B.开展殖民扩张
C.开始工业革命
D.处死查理一世
17、作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先驱,他身经百战,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地,摧毁了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在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是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乔治华盛顿
D.章西女王
18、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公民宙斯和妻女居住在一个小村庄,作为一家之主的宙斯( )
A.因居住偏远无法参加公民大会
B.派自己的奴隶索尔代表他出席公民大会
C.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D.与妻子一起参加公民大会
19、20世纪三四十年代,黎锦晖、周璇等人为世人留下了很多传唱至今的作品。当时的流行歌曲甜美妩媚。同一时期,聂耳、冼星海等人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一批富有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的作品,成为民族救亡运动的战斗号角。与上述文字介绍同属一个领域的作品是( )
A.小说《狂人日记》
B.绘画《愚公移山》
C.音乐《黄河大歌唱》
D.电影《马路天使》
20、“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由此看来,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重要意义在于
A.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B.为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C.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D.基督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2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481年______(人物)建立的法兰克王国;12世纪晚期,______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22、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____________,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他们利用________同国王展开斗争。
23、下图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图中方框内填入英文字母代号。
A为同盟国的核心
B为同盟国成员,但立场不坚定,后发生倒戈。
24、穆罕默德的说教集录成为了伊斯兰教的经典《圣经》。(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的宗教是____。
26、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公元前27年,______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7、________(填人名)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并指出求的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28、有利条件: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 ① 的;中国发明的 ② 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帆船的改进 | 罗盘针运用 |
地圆说传播 |
29、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逐步形成 ______政体;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 ______原则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30、明治维新开始于______年,倒幕运动的中坚力量______。
31、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请填出A.B.C.D航线的航海家及贡献
A
B
C
D
说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32、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有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漫长的理论准备过程,还要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制订新社会的法律框架和基本理念,当然也要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后通过其领导的政治革命,完成这一漫长的(约三四百年)历史转变过程。
(1)这里所说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理论准备”是指什么?“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是指什么?
(2)这期间制订的法律文件有哪些?(举出两例)
(3)分别说出英、法两国政治革命的名称及其主要领导人。
33、 14-16世纪、18世纪、19世纪中叶,意大利、法兰西、德意志三国曾经怒放着人类历史上三次最为璀璨夺目的思想之花,这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引领人类走向光明。
(1)请回答14-16世纪思想解放运动提倡什么思潮?请举出深受这种思潮影响的英国代表人物及他的一例代表作品?
(2)请你写出受18世纪涌现的人类思想解放运动(思想启蒙运动)影响至深的两次著名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分别是什么?
(3)19世纪中叶怒放着的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璀璨夺目的思想之花指的是什么?请你写出它所指导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是什么?它所指导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4)概括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
34、危机和机遇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机即是机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农民的“叛乱”每10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林肯在1864年的一次谈话中重申:“我的敌人说,我现在进行这场战争的唯一目的是废除奴隶制。只要我还是总统,这场战争现在和将来都要为恢复联邦这个唯一目标而进行下去。但如果不像我所做的那样使用解放黑人奴隶这一手段……无法把这场叛乱镇压下去。”
——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俄国通过什么事件摆脱了这一困境。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事件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林肯对美国发展所做的贡献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写出日本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中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哪次重大改革?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我们实现强国梦有何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