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文)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这里的“三权”是指
A. 立法权、司法权、监督权
B. 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
C. 行政权、立法权、财政权
D. 行政权、立法权、选举权
2、中世纪后期,欧洲的某些城市,其市民借着取得特许状而得以选举市长、成立市议会和建立城市法庭。根据上述情形,可知这些城市的市民取得的权利有( )
A.宣战、结盟及媾和权 B.行政、立法及司法权
C.募兵、征税及教育权 D.咨议、审查及服役权
3、下列不属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表现的是( )
A. 人口增长 B. “三角贸易” C. 城市化 D. 环境污染
4、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发动的对南联盟的战争是
A.中东战争 B.伊拉克战争 C.海湾战争 D.科索沃战争
5、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斯巴达克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希腊文化的发展 B.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C.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起 D.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6、“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这说明庄园法庭( )
A.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B.依据一定的成文法进行审判
C.维护了佃户的利益
D.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地点
7、18世纪,由于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法国爆发了大革命。这场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
A.议会的重新召开
B.三级会议召开
C.攻占巴士底狱
D.雅各宾派执政
8、某历史论文提到了“1662年”“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民族英雄”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的人物是
A.戚继光 B.左宗棠 C.郑和 D.郑成功
9、“相比罗马习惯法,《十二铜表法》虽然实质上还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但有了明确的法律条文,量刑也以此为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的行为,保障了平民的权利。”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法律体系比较系统全面
B.法律非常重视形式主义
C.体现罗马法制的规范化
D.注重德治与法治的结合
10、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切理解应该是( )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从此由分散走上整体
11、公元2世纪时,有罗马演说家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基督教国教地位的确立
B.西罗马帝国的强盛
C.东西方贸易商道的阻断
D.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12、下表内容可以用来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英国 | 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夺取更多的殖民地 |
法国 | 雪耻普法战争的失败,恢复昔日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
德国 | 企图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
A.进程
B.结果
C.性质
D.影响
13、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推行地税改革,统一赋税
14、到1820年,“他已经从西班牙统治下解放了十八个省份,把以前的由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的19地区、委内瑞拉特别行政区和基多共和国合并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自己担任共和国第一任军队总司令”。文中的他被誉为( )
A.护国主
B.法兰西人皇帝
C.解放者
D.国父
15、进入21世纪后,英国脱欧、欧洲民粹主义兴盛、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潮、各国呼唤改革世贸组织等现象震动世界。这些现象
A.导致了发达国家走向快速的衰落 B.反映了世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
C.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性 D.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开始建立
16、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C.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D.促进了中外贸易往来
17、1776年,一群律师、商人、教士、种植园主、手艺技师们在被称为“现代世界中最富革命性的文件”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保证要把生命贡献给美洲的独立事业。他们签署的这个文件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独立宣言》
18、牛津大学建立于11世纪晚期,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探讨学问的中心。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材料意在强调
A.教皇的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
B.中世纪大学完全摆脱教会束缚
C.牛津大学神学教育历史悠久
D.基督教会深刻影响中世纪教育
19、毛泽东论述二战的时候说:“世界法法西斯战争问题的枢纽在欧洲。……(欧洲战场的转折)就决定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大阵营的命运。”充分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德国闪击波兰
B.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20、下面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西欧庄园
B.手工工场
C.现代工厂
D.手工业作坊
21、【绘制表格——梳理历史知识】
项目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法国大革命 | 美国 _A__ |
开始标志 | 1640年 _B_ | __C___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1775年 _D___ |
结束标志 | 1688年 _E__ |
/ |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
代表人物 | 克伦威尔 | 罗伯斯庇尔 | __F__ |
性质 | 资产阶级革命 |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 |
共同影响 |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
(1)依据所学知识,将表格内A、B、C、D、E、F、处填写完整。
2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查士丁尼法典》,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错误______改为:______
23、根据下面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前27年罗马帝国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____。
(2)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百科全书式古希腊著名学者是______________。
(3)为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颁布《民法典》,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是______________。
24、1765年______发明了“珍妮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______”。
25、“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中“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主要是指:
①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 制度。
②1951年 解放。
③1953年7月取得了 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④1953年开始执行 ,到1957年超额完成。
⑤1954年颁布第一部 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⑥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6、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决定成立国际组织___________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之下,1995年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
27、《法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这个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都城设在君士坦丁堡。这个帝国是
29、1848年,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30、美术作品中包含着历史。让我们共同来品味名画中的世界史。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一幅肖像画。在中世纪,教皇是①_____教的领袖,②_____在精神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画家既表现了此人的凶狠狡猾,又表现了这个七十六岁老头子精神上的虚弱。 | 《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名家拉斐尔的代表作。它表现了一个虚构的雅典学院。雅典文化昌盛,政治民主,它的③_____成为后世民主制的源头。画家通过对人物的生动描绘,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④_____的核心思想。 |
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展现了拿破仑的英姿。拿破仑于⑤_____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其后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⑥_____,对外多次打败⑦_____的进攻。 | 《战斗中的夏伯阳》是苏联画家华西里也夫的名画。1917年11月,俄国爆发⑧_____,在⑨_____的领导下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⑩_____国家。这幅画描绘的是为巩固新生的政权,红军指挥官和叛军英勇作战的场景。 |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文艺复兴的先驱
(2)蒸汽机车的发明者
(3)《哈姆雷特》的作者
(4)1488年到达非洲好望角
3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什么?在这一事件中将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人是谁?
(2)图二中具有悲惨性和血腥性的航程是哪一程(用字母回答)?这段航程中运输的货物是什么?
(3)图一与图二有无内在的联系?请说明理由。
(4)欧洲殖民活动有什么影响?
33、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请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下,处于睡眠和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
——瑞士历史学家布克哈特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法]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三 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压抑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的“一层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这层纱幕最先在何时何地烟消云散?
(2)材料二中指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这说明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指的是什么思潮?根据材料三,概括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