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佐在《法国文明史》中说,拿破仑比任何人都“了解当时的社会要生存和正常发展所需要的是什么……他一经出场,就为大家所了解、所接受和听从,大家都参加和促进他所领导的谋求共同利益的工作”。基佐这样说主要基于拿破仑( )
A.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B.促进了欧洲各地民族觉醒
C.维护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D.制订并大力推行大陆法系
2、有学者在描述欧洲的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的历史上写了‘贫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的社会集团”是指( )
A.庄园领主
B.封建贵族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3、梵高是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用生命作画的人”,他的代表作是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哈姆雷特》
D.《向日葵》
4、以博弈的后果为标准进行区分,可分为正和博奔、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正和博弈的结果可以用“互惠互利”、“皆大欢喜”来形容。零和博弈的结果是有非均衡性和非稳定性,往往导致“以于还牙”、循环往复。有人说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正和博弈,这是指美国
A.实施宪政,保证中央集权 B.三权分立,实现分权制衡
C.权力制衡,行政效率低下 D.宪政自由,实现绝对民主
5、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舰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6、历史课上老师就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提问: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的发明者是谁?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奥托 D.狄塞尔
7、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这主要得益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C.农奴制度的彻底废除
D.英国经济逐渐走向衰退
8、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对上述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罗马以武力的方式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
B.基督教是依靠罗马的武力扩张传播出去的
C.罗马创立的法律体系对后世影响最为持久
D.罗马帝国先后发动了三次征服世界的战争
9、1921年3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以下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行粮食税
B.实施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
D.允许私人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0、 1802年,美国杜邦公司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法国大量订购火药的主要原因是
A.准备攻打巴上底狱 B.雅各宾派进攻王党军队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D.保卫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1、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
A.唐朝的经济繁荣
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12、“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使西方列强得出这一结论的是( )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13、在古代世界,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历史事件有 ( ) ①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②罗马帝国的扩张 ③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丝绸之路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置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上述规定,在本质上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解决了古巴比伦社会矛盾
C.严厉镇压奴隶反抗
D.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16、释迦牟尼创立的宗教诞生于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巴比伦
D. 古希腊
17、阿拉伯人有着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美誉。下列文明成就与之有关的是
A.
B.
C.
D.
18、古埃及人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涨水的经验,制定了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材料可以说明( )
A.古埃及文明历史悠久
B.古埃及太阳历是最早历法
C.古埃及因尼罗河兴亡
D.古埃及人顺应自然的智慧
19、历史课上,同学们表演了一个历史短剧《1789年7月14日:不同寻常的一天》。下列台词中,可以运用到该短剧中的是( )
A.“砍掉查理一世的头”
B.“打到巴士底狱去”
C.“英特纳雄耐儿,一定会实现”
D.“打倒英国殖民者”
20、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中都涉及到法国大革命中的人物是( )
A. 拿破仑 B. 罗伯斯庇尔 C. 路易十六 D. 华盛顿
21、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中世纪的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___________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2、观察下图,在相应的地方完成图例。
23、________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4、历史转折关头,重要人物往往发挥重大历史作用。
(1)_______ 辅助秦孝公实行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
(2)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是______。
(3)为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______总统实施新政,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25、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开创了逻辑学等学科。
26、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______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l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突袭太平洋美军基地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2年的是二战的转折点,1945年9月2日,______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7、(1)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了《_____》。
(2)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_____发明了“珍妮机”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了_____。
(3)19世纪中期,_____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8、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大会通过了《________》,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________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29、希腊文学遗产《(_____)》,阿拉伯文学瑰宝《(_____)》。
30、新航路开辟以后,_________________开始连为一个整体,_______________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31、中世纪晚期西欧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32、世界史,一般是指有人类以来地球上历史的总和,虽然世界的历史本身早在人类文明出现前就存在,但是人类一直到近现代才真正用这个概念来研究和述说历史。
(1)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的古代文明是?
(2)一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哪个条约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3)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事件是?
(4)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和美国冷战政策的深入,欧洲人认识到了团结发展的重要性,1993年欧洲建立了哪一组织,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跨国公司影响日益增大,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同联合国一起推动世界发展,请回答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是?
3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该国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2)美国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华盛顿拥有管理国家的哪一方面的权利?
(3)1787年宪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请你说说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
(1)写出材料一中“远征”事件的名称。根据材料分析“希腊化世界”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646 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贵族的部民和屯仓、田庄,均收归国有;确定中 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
(2)材料二中所说的改革是指什么改革?分析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奔波往返”者是什么人?并列举出他们“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例子。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往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