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16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欧洲强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下列与此无关的国家是
A. 美国
B. 西班牙
C. 荷兰
D. 法国
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1931年,九一八事变 |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B |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C | 1937年,七七事变 |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
D | D 1938年,台儿庄战役 |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一场胜仗 |
A.A
B.B
C.C
D.D
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B.发明了新型的交通工具
C.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
D.促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4、罗马法的集大成者——《罗马民法大全》记载:“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材料说明( )
A.当时仍然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B.《罗马民法大全》保护奴隶和隶农的权益
C.奴隶和隶农的人身自由不受法律保护
D.奴隶制度已经被废除了
5、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它标志着( )
A.法国大革命开始
B.英国革命开始
C.美国内战开始
D.十月革命开始
6、“英姿勃发……穆罕默德二世(奥斯曼帝国君主)攻陷了君士坦丁堡,高耸的宣礼塔宣告了这个世界改辕易辙了。威尼斯商人再也无法安全地抵达地中海东岸,丝绸之路被突厥弯刀一挥而断。”上述内容的主题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C.拜占庭帝国的扩张 D.查理的征伐
7、1947年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关于这次土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捐抗税
B.减租减息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实现土地公有
8、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它否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的革命作用
C.它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将被共产主义所代替
9、微信红包与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互动,让其成为年夜饭的主菜单,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这的出现最主要利益于( )
A.网络科技的发展 B.航天技术的进步
C.报刊事业的革新 D.经济全球化发展
10、观察下面图片,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这是法国画家梵高创作的《向日葵》
B.梵高力图用色彩来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绚丽,用线条来勾画人类内心情感的冲动
C.《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
D.画家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表达他对生命的赞美
11、把握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示意图中①对应的时代特征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2、“由于商业贸易的发达,雅典的商税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有了充足的国家财政,城邦才能利用工资和津贴调动贫困公民的参政热情,从而保证民主制度的持续发展。”这段材料主要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
A.值得充分肯定
B.具有较大局限性
C.拥有经济基础
D.建立在农耕文明上
13、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14、战国时期,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确立新的政治秩序,不断壮大国力,各国竞相采用的方式是
A.争夺霸权
B.变法改革
C.创办私学
D.兴修水利
15、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两个大国”指
A.美国和日本 B.日本和德国 C.美国和英国 D.英国和中国
16、“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以英国为例,如图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
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7、据下框中的内容,判断出现这现象的原因
A.工人运动的推动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垄断组织的推动
D.农民阶级的推动
18、下图所示的著作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该“著作”的作者是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华盛顿
19、它仅存在短短的几十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B.巴黎公社革命
C.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
D.雅各宾派专政
20、关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基础
B. 鉴真东渡日本主要是为了学习日本先进的文化和典章制度
C.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倭,捍卫了国家主权,表现出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概
D. 闭关政策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21、请根据下列描述说出“他”是谁:
(1)他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__________ _。
(2)他把古代希腊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________________ _。
(3)他曾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_____________。
(4)他写了一本书是我们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__________ 。
(5)他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___________。
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这种变化得益于《_____》的颁布;明确规定“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力赋予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的法律文件是《_____》。
23、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 ______ 达到高峰;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 ______ 。
24、________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肓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
25、牛顿于1687年出版科学巨著《_____》使得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6、1775年4月19日凌晨,英军在与_________________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___________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
27、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影响深远,请按以下提示,写出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1)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作品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标志。
(2)他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发明家,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3)他们的科学理论,指导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 (2) (3)
28、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_____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29、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颁布相关法律文献,对本国政治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1689年英国颁布《_____》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美国颁布的《_____》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共和国。
30、1492年____(人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1860年,____(人物)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领导北方取得胜利,避免了美国分裂。
31、1929年—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了解决经济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美国:措施:_____________
结果: _____________
德日:措施: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
32、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全人类的热切期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它的导火索是什么?
(2)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4)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对我们有何启示?
33、中世纪西欧庄园有什么特点?
34、金昌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以“忆沉沦、探复兴”为主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请你参与进来。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机经过了走西方的路、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已的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们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中的A、C、D三次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进步人士为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而发起的两次运动,这两次运动是什么?请任选其中一次运动,说出它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一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