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反映出古代印度( )
A.政治民主
B.王权至上
C.佛教盛行
D.等级分明
2、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先民逐渐告别了野蛮与蒙昧,迈进文明社会,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它的是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万神庙 D.罗马大竞技场
3、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在下列国际会议中能找到依据的是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4、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的是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5、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与雇主逐渐形成的生产关系是
A.资本主义 B.封建主义 C.社会主义 D.原始主义
6、19世纪的一位伟人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这位伟人是( )
A. B.
C.
D.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经济大危机
B. 1936年军部兵变
C. 军部法西斯政权建立
D.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8、对下图中甲、乙两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线是对水车装机容量的统计;甲、乙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B.乙线是对水车装机容量的统计;甲、乙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甲线是对蒸汽机装机容量的统计;甲、乙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D.乙线是对蒸汽机装机容量的统计;甲、乙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9、下图漫画反映了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之一是
A.范围广
B.破坏强
C.时间长
D.影响远
10、欧洲法学的渊源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希腊法
C.埃及法
D.《十二铜表法》
11、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大学的兴起 B.改造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C.城市的复苏 D.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
12、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B.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C.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D.《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13、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浙江嘉兴南湖的是( )
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B.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红色的足迹——指明了光明前途
14、将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cba
D.cab
15、探寻印第安人文明的遗址,我们应该去( )
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欧洲
16、下图中的圣诞老人是圣诞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这一西方节日来源于(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7、历史观点指的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B.英国议会重新召开
C.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D.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
18、“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为此,美国政府( )
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
D.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19、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 )
A.导火线
B.开始
C.转折点
D.结束
20、1929年经济危机造成的最大的隐患是( )
A.经济迅速衰退
B.社会动荡不安
C.国家政权不稳
D.法西斯势力兴起
21、下面的战国七雄图中,最靠东和最靠南的方框中应该填入的诸侯国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战国后期秦国在成都附近岷江上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_____,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的是_______。
23、秦朝长城西起_________,东至________。
24、列举下列重要组织或机构的名称:
(1)一战后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20年1月的是________。
(2)二战后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10月的是________。
(3)由西欧国家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________。
(4)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组织是________。
25、国家的统一: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______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26、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于__________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____________年。
27、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爆发了____,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868年,推翻幕府以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被称为“____”。
28、(莎士比亚)成就: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29、____________(人名)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30、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_________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开始推行_______________政策,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
31、17—19世纪初,英法美的资产阶级在革命高潮过去后主要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效?
32、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在哪个国家?兴起的经济根源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3、查士丁尼时期,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罗马民法大全》。它包括哪四部法律文献?
34、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人类文明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腾,土地肥沃,宜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专代印度的文明无不充满智慧和神奇。岁月流流,历史永恒,灿烂的东方文明依然闪烁着不灭的智慧之光!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鉴赏西方古代建筑时,不要单纯、孤立地去探究是罗马式建筑还是哥特式建筑,把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严格地对立起来是不正确的。因为哥特式建筑是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的,在建筑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罗马式建筑的影响。
材料三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明显不同于古代东方。它的文明在古代世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但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古希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野蛮的强大的国家所灭。”
(1)列举出材料一中所谈到的三个国家的文明成果各一例。
(2)阅读材料二,并试举两例世界史上的罗马建筑。
(3)材料三中的古希腊文明与材料一中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列举说明古希腊在政治、文学和哲学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5)仰望历史的星空,世界古代文明中无数成就如璀璨的繁星,从古至今,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文明成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