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阿克苏地区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欧共体”在1993年发展为欧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C.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D.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建立了“经互会”

  • 2、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两河流域——古印度——《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古巴比伦——种姓制度

    C.尼罗河—古埃及——金字塔

    D.黄河、长江——中国——狮身人面像

  • 3、提示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A.电磁学理论的提出——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B.欧洲工人运动的失败——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D.两种制度的尖锐对立——南北战争

  • 4、马小虎同学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作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B.根本原因: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D.结果: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

     

  • 5、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绘制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分别指代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B.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

  • 6、“它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其宣告的基本准则是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 7、东西方对峙早已伴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晴天霹雳而渐行渐远,西方阵营再也不必大花精力构筑防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的实质是

    A.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

    B.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

    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

    D.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战

  • 8、下图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品,对其不正确的评价是( )

    A. 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气息   B. 充满着神秘的宗教色彩

    C. 展现了精湛的绘画技艺   D. 象征着温馨的世俗生活

     

  • 9、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在评选世纪伟人时,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迷的开启者”。他是谁(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 10、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佛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B.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C.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

    D.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 11、下表反映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淮海战役

  • 1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改变世界”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最早实现这一“转变”的是(     

    A.“光荣革命”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辛亥革命

  • 13、图1和图2中阴影部分分别代表新航路探寻前、后出现的贸易中心,由此可见(     

    A.出现早期殖民扩张运动

    B.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C.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

  • 14、民国十七年,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民国十七年”应为公元( )

    A.1926年

    B.1927年

    C.1928年

    D.1929年

  • 15、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了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们要兵变呀!”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吗

    A.靖康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沙丘之变

  • 16、“二十世纪初有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一场是俄国的二月革命,都是应当彪炳史册的。”俄国的二月革命“彪炳史册”在于其(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D.满足了广大民众的要求

  • 17、如图以正在拆除的巴士底狱为背景,画面中央一位城市平民手上牵着一只被驯服的狮子—象征国王路易十六,还操纵着两个木偶—教士和贵族。此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再见,巴士底狱》日期:1789年

    A.法国大革命爆发 B.法国废除君主制

    C.路易十六被处死 D.雅各宾派的统治

  • 18、传道者宣传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与此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 19、“如下图是英国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他创作的这一人物形象充分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上述对这幅世界名画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A.名画的名称

    B.名画的作者

    C.作者的国籍

    D.画作所体现的核心思想

  • 20、如果把“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 西欧古代社会的辉煌   B.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C.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D.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 灭亡前后,__________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建立于________年,建立者是_________

  • 22、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其中______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 2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抗日民族英雄,如元末明初的_________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沉着应战,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 2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署了一些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被称为“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互相敌对,进而发展成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最终形成新的国际秩序:________

  • 25、根据提示,填入正确的地名。

    (1)这里发生的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

    (2)中世纪这座城市的百姓曾举行起义,获得了城市的自治权_____________

    (3)拿破仑在这里遭遇惨败,并从此退出欧洲政治舞台的地方_____________

     

  • 26、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先驱是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 27、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影响深远,请按以下提示,写出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1)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作品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标志。

    (2)他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发明家,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3)他们的科学理论,指导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   (2)   (3)

  • 28、_____年,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北美独立战争”;_____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29、列举下列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1)存在时间最长的地跨三洲的帝国是——

    (2)兴起于欧洲,定都于西亚的地跨三洲的奴隶制帝国是——

    (3)地跨三洲,将地中海变成内湖的奴隶制帝国是——

    (4)以同一城市为都城的两个地跨三洲的帝国有拜占庭帝国和——

     

  •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献是______

    (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回答问题。

    (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2)古埃及奴隶制小国的出现时?

    (3)古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时间?统治者?把他怎么称呼?

  • 32、列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

  • 33、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1850-1914年是第一个“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1950-1973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9%。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福勒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材料三  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

    (1)材料一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说明在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分析这种地位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近代史上大国的崛起离不开政治、经济、科技、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要崛起,需要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国在崛起过程中“三个方面的改变”的三个相关事件。

    材料二 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此时的它,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在各种合力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的“它”指谁?“它”在生产领域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材料中“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的是什么?“它”在政治、生产领域的两大变革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 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国家的崛起?这个国家在18世纪为本国经济发展扫清了哪个大障碍?并发动什么战争?

    材料四 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4)材料四中,这个“永垂不朽”起到什么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哪些条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