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材料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梭伦改革 C.采邑改革 D.商鞅变法
2、麦地那、清真寺、穆斯林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3、伯里克利说:“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当时能够参与辩论的是
A.外邦人
B.雅典奴隶
C.雅典城民
D.雅典公民
4、小明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了解到以下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由此可以推断出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A. 美国南北战争
B. 匈牙利改革
C. 俄国1861年改革
D. 日本明治维新
5、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制 D.民主共和制
6、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不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A.吠舍在田间辛勤劳作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
D.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7、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统率的法国军队和英国人威灵顿统率的欧洲联军展开大决战,战局异常激烈,此战彻底结束了拿破仑军事和政治生涯。此战地点在( )
A.约克镇
B.科西嘉
C.滑铁卢
D.瓦尔密
8、“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出自( )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权利法案》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9、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增长,一些猎人猎取兽皮卖到中国、欧洲和北美。17世纪,估计每年有20万到30万张紫貂皮从西伯利亚流入世纪市场。无节制地捕杀产毛皮的动物很快使许多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并且永远地改变了这些物种从前生存的环境。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 全球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B. 物种交流带来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C. 动植物品种的交换使世界人口激增 D. 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10、(题文)《儒略历》以回归年为基本单位,是一部纯粹的太阳历。该历法创立于那一时期?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古代雅典
D. 西罗马帝国
11、英国作家劳伦斯认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西方文明已经濒临毁灭;经过毁灭,世界才会“像凤凰一样重生”。世界“像凤凰一样重生”的表现是( )
A.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罗斯福新政的逐步推行
D.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的形成
12、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下列有关莎士比亚的叙述恰当的是( )
A. 厌恶天主教会,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B. 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陋习
C. 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神曲》等 D. 把艺术创作与科学探索结合起来
13、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 历史观点的是( )
A.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D.1488年,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14、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一结论的理由是
A.林肯和华盛顿都是总统
B.马克思的话千真万确
C.美国从此废除了种族歧视
D.林肯维护了国家统一
15、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灿烂的文化至今影响整个世界,如希腊的神话、星座、古建筑还有奥林匹克运动会,其中取材于希腊体育竞技活动的是
A.《理想国》
B.《掷铁饼者》
C.《荷马史诗》
D.《十二铜表法》
16、一方面,它是美国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另一方面,它所设计的制度对世界上很多国家产生了影响。如分权制衡制度、总统制共和政体和联邦制模式。“它”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17、下列帝国中,领土没有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8、黄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
A.30—40万年前
B.50—60万年前
C.70—80万年前
D.90万年前
19、在古代印度的四个等级中,受压迫的等级有( )
①婆罗门 ②吠舍 ③刹帝利 ④首陀罗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20、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下列被誉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使者”的是( )
A.希腊人
B.中国人
C.罗马人
D.阿拉伯人
21、宣告美国独立的文件是_____
22、“改革也是一种革命”,世界历史上以改革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事件:
(1)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改革___________
(2)使北魏鲜卑族汉化的改革___________
(3)促进近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___________
(4)使美国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改革___________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12世纪晚期,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宣布解放黑人奴隶——
(4)19世纪,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
24、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l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__________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l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__________。
25、(1)在下图(一)相应的方框内填写下列地点的字母
A.威尼斯 B.伦敦
(2)仔细观察图一,指出西欧城市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6、1878年, 收复了新疆,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1894年, 在黄海之战中壮烈牺牲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2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__________国家。
28、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是西汉初的______;博望侯______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9、1945年,中共 ______ (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______ 。
30、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法国的________运动。运动虽然失败,但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无产阶级赞歌《________》却在全世界广泛传唱。
31、如图表示的是历史上哪个事件?
请你写出图二中序号②和③所表达的内容。
32、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进一步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英国一位首相在议会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后来这段话被人们简化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法律文件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材料二 在那个距今200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最终赢得了胜利。
(2)材料二“战争”中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是谁?战争结束后,哪部宪法的制定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材料三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俄国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四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了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4)材料四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次改革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
33、简述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时间、创始人、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
34、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技术革新、学习借鉴,离不开政策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材料二 在席卷日本人的文明开化浪潮中,确实出现了盲目崇拜欧美人,完全否定自己的民族虚无主义。后来,欧化主义一度使日本人迷失了自我,引起了人民反感。先进的日本学者主张国粹主义,致力于克服前段时间认识的偏差,尝试全面的对日本人加以评价。
——摘编自杨宁一《了解日本人》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银行体系的改革、增强政府对生产的控制、开始建立社会安全网。
——摘编自《剑桥美国经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A”指的是哪种动力机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动力机器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席卷日本人的文明开化浪潮”指什么事件?据材料,概括日本学者学习西方后来态度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突出特点,并举例说明新政在“建立社会安全网”的主要措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