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铁门关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该材料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     

    A.经济发展

    B.思想解放

    C.政治民主

    D.文化复古

  • 2、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上刻着1914628,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述的是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萨拉热窝事件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来克星顿枪声 D.攻占巴士底狱

     

  • 3、“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战歌的创作背景是(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失败

    C.第一国际成立

    D.共产党通信委员会成立

  • 4、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以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资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材料中的“联合国家”指的是(  )

    A.国际联盟

    B.欧洲联盟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D.联合国

  • 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法西斯侵略,国际正义力量,携手合作,相互支援,共同捍卫人类的和平与安全,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有(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诺曼底登陆   ③雅尔塔会议   ④联合国的成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6、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科技的发明创造,能源逐渐被人类开发利用。下列能源利用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   B. 煤炭﹣﹣原子能﹣﹣电力﹣﹣石油

    C. 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   D. 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

  • 7、它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它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它是

    A. 《马可•波罗行纪》

    B. 《天方夜谭》

    C. 《奥德赛》

    D. 《荷马史诗》

     

  • 8、大学从它产生到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上溯到它的产生,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兴起于12世纪

    B.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的自治

    C.大学师生享有司法特权

    D.大学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 9、“初期的强制措施给农业生产造成了破坏,粮食总产量在1931-1932年出现下降,经历1933-1937年的增长,在1937年达到俄国历史上的最高点。从1938年又开始下降,1940年的总产量比1928年仅有10%的增长。”材料体现的是(       

    A.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与意义

    B.经济大危机的蔓延与缓解

    C.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与变化

    D.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与效果

  • 10、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A. 哥伦布发现美洲

    B. 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C. 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

    D. 慕尼黑会议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11、一个小封建主对他的封君毕恭毕敬,而对他的封君的封君却敢于出言不逊。这一现象出现在

    A.中世纪的欧洲

    B.古代中国

    C.封建时代的日本

    D.古代罗马

  • 12、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若运用一手史料研究拿破仑,最应该选择的是( )

    A.《拿破仑传》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雕像

  • 13、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反对旧制度”、“思想解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近代科学的兴起

  • 14、下图是一艘名为“阿芙乐尔”号的巡洋舰,看到她的英姿时,你想到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巴黎公社运动

  • 15、“20世纪世界文明进程的特点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被称为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的进程过渡”,从这个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     

    A.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D.开辟了无产阶级专政新时代

  • 16、下表是某初三学生在整理古印度文化时的草稿,请你帮他指出错误的一项

     

    A.A B.B C.C D.D

  • 17、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

    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 ②狄塞尔——柴油机

    ③戴姆勒——内燃机 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的人物是(       

    A.恺撒

    B.斯巴达克

    C.屋大维

    D.安东尼

  • 19、“1871年5月25日,当国民自卫军的战士放弃水堡街的街垒时,突然有一群妇女冲出来接替他们。她们稳稳地端着枪,口中高喊着:‘公社万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     

    A.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B.是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20、如果在如表目录中插入“单元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在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18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23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5

    第四节科学发展观……………………26

    第五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8

    A.第一节之前

    B.第二节之前

    C.第三节之前

    D.第四节之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774年改良蒸汽机的是______;蒸汽火车的发明者是_____

  • 22、____________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 23、(1)在下图(一)相应的方框内填写下列地点的字母  

    A.威尼斯   B.伦敦

    (2)仔细观察图一,指出西欧城市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 24、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帝国。

    (1)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843年,被“一分为三”的欧洲帝国——

    (3)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破都城的帝国——

  • 25、他被誉为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除了绘画,他还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各个领域有很高的造诣,他是  ( )

    A. 但丁   B. 弗朗西斯.培根   C. 莎士比亚   D. .芬奇

     

  • 2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历史上把唐朝的鼎盛时期称为________。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势日渐衰微,《______》签订之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2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_________

  • 28、无产阶级的斗争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这部著作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庄严的结语,该著作的作者是  

    (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建立  

    (3)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是 (歌名)作词的 (人名)。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机构:

    (1)________ 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2)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_________国家。

    (3)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___________政体。

  • 30、公元前27年,______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说出三角贸易的路线。

  • 32、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统治时期的概况。

  • 3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每一次技术革新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的重大发明。

    (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将人类带入了怎样的工业文明新时代?

    (3)哪一应用技术的发现驱动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产生?汽车的发明和应用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 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中“大西洋从‘栅栏’变桥梁”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你同意材料中“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的这一观点吗?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