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2、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下列他们的经典作品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苦行禁欲 B.神权至上 C.人文主义 D.复兴传承
3、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思想,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思想的源头。”这里的“它”指的是
A. 古代巴比伦 B. 古代中国 C. 古代雅典 D. 古代罗马
4、学习了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后,需设计一套节目,下列节目与主持人搭配正确的是( )
A. 《人与自然》 韩非 B. 《法制空间》 庄子
C. 《军事天地》 孙武 D. 《民生在线》 老子
5、“在新旧制度转换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是
A. 议会斗争
B. 处死国王
C. 王朝复辟
D. “光荣革命”
6、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根据当时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有( )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7、最早进行殖民活动,占据澳门的是
A.英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法国
8、18世纪英王派使者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对外开放
D.休养生息
9、1897年,柏林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车展,它成为德国汽车工业领先世界的重要标志。为汽车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德国工程师有( )
①戴姆勒 ②瓦特 ③卡尔本茨 ④亨利福特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0、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耋在沟通东西方文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民族是
A.埃及人 B.意大利人 C.阿拉伯人 D.印度人
11、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在这一时期的西欧乡村,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
A.城邦
B.庄园
C.农村
D.市民政治
12、据表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类别 | 表现 |
政治方面 | 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 |
经济方面 | 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及印度的商业贸易 |
思想方面 |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希腊人从此走出狭小的城邦界限 |
A.推动伯里克利改革
B.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
C.加速罗马帝国建立
D.促进了阿拉伯文化形成
13、十年“文革”期间,党和人民与反革命抗争的事件有( )
①“一月风暴” ②“二月逆流”
③九一三事件 ④“四五”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B.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C.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维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了林肯总统
15、在西欧庄园经济下,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这说明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领主和农民有契约关系
C.农民和领主的地位平等
D.法律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16、(题文)山东电视台准备开拍一部反映历史上“三角贸易”的电视剧,其中有一场景是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返航。请你帮导演准备道具,他们的船只满载的物品应该是
A. 美洲土著居民 B. 黑人 C. 廉价的工业品 D. 黄金、白银和原料
17、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这种政治经济模式是
A.废除农奴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18、“人支配自己劳动的时代过去了,工厂制定统一的作息时间和规章制度,机器则强迫人按照机械的节拍从事劳动。劳动被剥去一切“创造”的伪装,变成赤裸裸的谋生手段,因而变得枯燥无味。”材料强调的是
A.工业革命带来的工厂环境恶劣 B.工业革命剥夺了人的创造力
C.工业革命使人们不再热爱劳动 D.工业革命使工人成为机器的“奴隶”
19、下图简单勾勒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B.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C.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20、让唐朝社会从“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转变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事件是( )
A.七国之乱
B.唐灭突厥
C.安史之乱
D.唐朝灭亡
21、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________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________加冕称帝。
22、_________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万有引力定律和光学分析、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23、基本教义:_______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________,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24、历史转折关头,重要人物往往发挥重大历史作用。
(1)_______ 辅助秦孝公实行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
(2)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是______。
(3)为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______总统实施新政,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25、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当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_,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_______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26、_________曾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杜德在《INDIA TODAY》中写道:“他把我们吓了一大跳!他的计划使我们把监狱塞满了。决不能永远逮捕人民,你也知道——何况他们有三亿一千九百万人。要是他们采取了他的下一步而拒绝纳税呢!天晓得我们要怎么样了!”杜德所说的“他”指的是______。
27、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爆发了_____,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8、英国科学家____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三大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____》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一场伟大革命。
29、意义:推动了欧洲________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0、________(填人名)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并指出求的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31、18世纪,英、法、美的资产阶级在革命高潮过去以后主要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分别取到了什么成效?
32、西方历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是指当时欧洲的什么事件?
(2)“人被发现”这一件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世界被发现”这一事件是在哪两个国家的支持下进行的?
33、用时间轴的方法,可以把罗马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串联起来,给我们更为直观的历史脉络,帮助我们掌握历史,熟记历史。下面是彤彤同学画的时间轴,请你帮她把未完成的部分及设计的相关试题完成。
(1)请根据提示的时间,写出数轴中A、B、C的时间。
①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的时间:A__________________。
②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时间:B__________________。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C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写出数轴中已经存在的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①公元前3世纪初: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元前2世纪:__________________
(3)纵观罗马的历史,充满了血与火的斗争,是什么使罗马成为拥有辽阔地域的强大国家?请你谈谈自己的见解。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
15世界以前 | 欧洲人的食物种类有明显的地域性,如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使用橄榄油,丹麦使用黄油:阿尔卑斯地区多食用肉类,地中海地区多食用谷物类,有的地区则是肉类和谷物兼有。 |
15-19世纪 | 美洲特有的农作物被带到了欧洲,进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像玉米、土豆、红薯等作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更成为人们在饥馑之年的救命口粮。到1800年左右,取材于美洲的蔗糖已经成为欧洲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 |
19世纪中期-20世纪 | 铁路和汽船跨越大陆和海洋将水果、蔬菜和肉类运到市场上……工业技术不断地将烹饪从家里的厨房转移到遥远的工厂。随着食物由铁路和汽船从世界各地运来,“健康卫生”的含义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肉的新鲜程度不再取决于牲口被宰杀的日期有多近,而是取决于它的包装和冷藏。 |
21世纪以后 | 食物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今天,麦当劳金色拱门的标志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象征。西方食物在向全球挺进的同时,必须经历一个被“地方化”的过程,也就是必须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如肯德基公司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推出了粥、油条和大饼等产品。 |
——据[美]杰弗里·M·皮尔彻《世界历史上的食物》、张旭鹏《舌尖上的世界》等整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人类食物所发生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变化的原因。
(2)围绕“近代以来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