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 )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
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D.利用法律维护统治
2、下列名言中,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敌决心的是
A. 开辟荆棒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B.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D.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埃及文明是稳定而保守的,此外它还是一个自信而乐观的文明。古埃及的国王在国家的日常运行中起决策作用,而且还为宇宙和地球的秩序提供保证。下列说法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修建金字塔
B.发明象形文字
C.制作木乃伊
D.创作优美神话
4、明治维新间,政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模或以优的价格让私人资本家,通过补助金和优惠款等形式久支持。明治政府这项改措施是指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建立新式军队
5、历史现象不是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而是透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多个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过程或历史发展趋势。据此判断,下列属于历史现象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议会重新召开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萨拉托加战役
6、2020年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那些打着“尊重自由”“维护民主传统”旗帜的欧美国家持续蔓延,疫情进一步恶化,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进一步显现。历史上,西方民主传统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城邦政治。下列关于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邦人也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雅典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C.全部自由民都能参加公民大会
D.奴隶也可以领取观剧津贴
7、1933年,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首要的任务是使人民有就业机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任务就可以部分地完成。”为了完成上述“最首要的任务”,他采取的直接措施是( )
A.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产品价格
C.发放蓝鹰标识,干预工业生产 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8、下列两件作品是欧洲某思想文化运动的代表成就,他们共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
9、公元前73年,在罗马发动隶起义的是
A.凯撒
B.屋大维
C.斯巴达克
D.汉漠拉比
10、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主要是因为尼罗河流域:
A.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 B.有利于农业生产,哺育了古埃及文明
C.有广阔的海岸线,有利于海外贸易发展 D.古埃及人们认为尼罗河为“母亲河”
11、下列叙述中,有史实也有结论,哪一个是结论呢?( )
A.1868年,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
B.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C.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D.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2、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维新
C. 1861年改革
D. 商鞅变法
13、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下图为小军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2-13世纪 地点:欧洲 赞誉:“最美好的花朵” 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
A.封君与封臣
B.自治的城市
C.大学的兴起
D.西欧的庄园
1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 实 | 推 论 |
A | 九一八事变 |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B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
C | 七七事变 | 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
D | 百团大战 | 提高了国民党军队的威望 |
A. A B. B C. C D. D
15、西方大学的兴起,曾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享有司法特权 B.享有教育自主权
C.享有免赋税特权 D.课程不受基督教会影响
16、“工匠精神”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战国时期既演绎川西平原富庶的历史画卷,又体现“工匠精神”的著名工程是( )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兵马俑
17、庄园法庭即“领主法院”,西欧封建割据时期设立于领地内的法院。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②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③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及固定的开庭地点 ④惩罚的基本手段是刑罚 ⑤佃户无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
18、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人们纪念战争是不能忘记那惨痛的岁月。发生在一战中,因为战役极其惨烈,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的战役是
A.滑铁卢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纳西比战役 D.萨拉托加战役
19、哈佛大学博士杜波依斯估算,每运一个黑人奴隶到美洲,就会有五个黑人死在猎捕和贩运的过程中。因此,即使把四百年间运抵美洲的黑人奴隶数量低估为一千万人(实际数量要远远超过这一数字),也至少有五千万的黑人奴隶死在了猎捕和贩运的过程中。据此可知,奴隶贸易最突出的特点是( )
A.长期性
B.广泛性
C.复杂性
D.血腥性
20、何忠礼在《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统计,唐代有宰相524人,科举出身者为232人,《宋史》载宋代133名宰相中,由科举出身的达到123名,大大高于唐代,这反映出宋代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1、_______________年7月,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同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_______________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2、宣传画和邮票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为下图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的机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的《__________》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中世纪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__________,领主可以凭借它奴役佃户,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它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它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24、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时代。
25、下图是《三大战役示意图》,将图中A、B、C、的所示的战役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26、(1)约公元前_____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_____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公元前73年,_____发动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3)_____历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843年,_____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4)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_____帝国最终灭亡;公元7世纪初,_____创立了伊斯兰教。
(5)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在本州中部的_____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阿拉伯人改造了_____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27、________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________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28、________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9、古代埃及人使用____________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____________文字。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___________。
(2)4世纪末,___________(国名)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3)7世纪初,___________(人名)创立了伊斯兰教,独尊真神安拉。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在国际上有何深远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这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讲话?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3)根据材料三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4)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觉得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使.........
材料二: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高向玄理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了改革。之后,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从而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世界古代史上的哪次改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改革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3)根据两则材料归纳日本是怎样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的?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在日本历史上有何标志性意义
(5)以上材料你有何启示?
3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流行于什么时期?哪个大洲的谚语?含义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园规定庄园中的男子不能娶庄园外的女子 ,同样庄园中的女子不能嫁到庄园之外,除非得到庄园主的特别恩准。
(1)上述材料呈现了西欧封建庄园怎样的特征?
材料二:13 世纪,欧洲的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权力,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13世纪欧洲自由城市与传统庄园城市的不同之处?
(3)西欧庄园里的农奴怎样才能成为城市中的自由民?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