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下图提示内容,可以判断出是下列哪一文件(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飞梭的发明与使用 B.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与使用
C.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D.水力织布机的发明与使用
3、司马睿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直接推动了( )
A.江南地区的大开发
B.“天府之国”的出现
C.少数民族的大交融
D.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4、这场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它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文中的“运动”指( )
A.新文化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
D.废奴运动
5、结合图片选出四个选项中关于三大宗教的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A.甲产生于古印度,宣扬众生平等、得道成仙
B.乙宣传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C.丙信仰真主,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分裂
D.三大宗教诞生顺序是乙、甲、丙
6、雅典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曾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制度……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这里的“一切人”是指( )
A.公民
B.妇女
C.奴隶
D.外邦人
7、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社会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楼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增进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C.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D.促成明朝调整对外政策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这两个会议的共同点是( )
A.都完全被英国操纵
B.都完全被美国操纵
C.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都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9、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票面,与其图案信息关联度较高的历史事件是( )
发行时间:1964年4月15日 正面图案:武汉长江大桥 发行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
A.土地革命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10、下表反映了1952—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情况,对其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
B.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1、这一年的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一年”是( )
A.1929年 B.1939年 C.1933年 D.1941年
12、从友好交往走向反抗侵略是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之一,以下事件能反映该特点的有
①郑和下西洋②戚继光抗倭③郑成功收复台湾④设立厂卫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罗马文明等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千年之间,它让瓷器和茶叶成为了永久的中国名片”。这段材料“它”指的是:
A.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4、“他们坐在巴黎,决定哪些国家将存在,哪些国家将不存在,它们的边界应如何划分,以及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在战胜国如何分配等。”这反映了当时( )
A.合理解决国际争端
B.国际联盟存在明显不足
C.大国强权主导世界
D.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15、下课后,九年级(1)班黑板上残存着“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元老院”、“元首”等粉笔字,据此你认为教师刚在课堂上讲述的课题是
A. 古代埃及
B. 古代两河流域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16、感恩节由来已久,最初是到美洲大陆的欧洲清教徒移民庆祝劫难后的丰收而举办的大狂欢。1863年美国前总统林肯将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定为法定感恩节。你知道哪一壮举打破了美洲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 )
A. 哥伦布的远航 B. 拿破仑的远征 C. 美国的建立 D. 工业革命的兴起
17、观察下图,导致1750年到1851年英国农村和城市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影响
B.对外殖民扩张的增强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贩卖黑人奴隶的后果
18、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对应关系的分析。下列选项关联不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莎士比亚
B.启蒙运动——伏尔泰
C.十月革命——列宁
D.新经济政策——斯大林
19、某学习小组正在对“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展合作学习。请你为他们的学习主题选一个合适的名称
A.近代思想之光 B.开拓殖民之路
C.开启民主进程 D.走进近代社会
20、“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采用育秧移栽,实行麦稻兼作。”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注重发展
A.手工业
B.商业
C.海外贸易
D.农业
21、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我们设置了 节。
22、在基本实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基础上,苏联通过了新宪法。
23、 _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_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4、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发展:________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濑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_________。开始了幕府统治时期,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25、“发明大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用改良蒸汽机开启了蒸汽时代的大门;________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进了电气时代。
27、“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是____________。
28、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他首创“________”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________年,拜占庭帝国灭亡。
29、1945年10月,_____正式成立,它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1月1日,_____正式成立,它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30、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时间是________。
31、列举19世纪中期,哪些国家为挽救国内危机进行了哪些活动
32、下图刻在黑色石柱上的这部法典被称为什么法典?它使用的是什么文字?
3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地理大发现”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读图激趣,历史回顾]
(1)__________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___________到达今天的美洲地区,误以为到达了印度。(填写字母)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哪两个。
(3)发现非洲“好望角”的是哪位航海家?
34、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过它可以管窥中华文明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传入中国的域外农作物(部分)
农作物 | 记载 |
石榴 | 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 ——西晋陆机《与弟云书》 |
核桃 | 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 ——西晋张华《博物志》 |
大蒜、葡萄 | 张骞周流绝域,始得大蒜、葡萄。 ——贾思勰《齐民要术》 |
黄瓜 | 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材料二:王肃初入北魏,“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茶。“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称为漏卮(古时指有漏洞的盛酒器,比喻酒量大)”。经数年后,肃与孝文帝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
——据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整理
材料三:《清明上河图》中有45幢楼宇用作商业经营,其中有酒旗的酒楼8幢、明显是茶馆的20多幢、服务业及其他营业的9幢,而余下的都是食店。……最高级的大酒楼“正店”有自己的名酒外,还有招牌菜。然而,《清明上河图》中最多的还是以大众消费,特别是与漕运有关的低下阶层为对象的茶馆与食店。饭食分为川食、南食、瓠羹、面食、馄饨等专门店。
——薛凤旋《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时期域外农作物的传入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农作物传入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肃饮食习惯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