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双河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文化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埃及——儒略历 B.古代印度——佛教

    C.古代希腊——大竞技场 D.古代罗马——《掷铁饼者》

  • 2、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时间及标志是(     

    A.汉朝 西域都护的设置

    B.元朝 澎湖巡检司的设置

    C.元朝 宣政院的设置

    D.清朝 驻藏大臣的设置

  • 3、“天才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这位伟大的发明家通过自己的辛勤创造,成为了世界公认的“发明大王”,他是(     

    A.爱迪生

    B.爱因斯坦

    C.牛顿

    D.大久保利通

  • 4、英国人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说:“随着这一战,我们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坎上面,在这个世界之内,希腊人的智慧为后来的诸国,奠定了立国的基础.”文中“这一战”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它是东西两大古文明的碰撞,在世界古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请你判断,“这一战”是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罗马内战

    D.十字军东征

  • 5、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西传

    C.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D.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 6、下图是对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图解,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A.庄园以农业为主

    B.庄园以城市为基础

    C.庄园拥有自治的权力

    D.手工工匠和商人是主要居民

  • 7、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制东欧印度群岛的航线,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亚当·斯密所说的“最伟大的事件”是指( )

    A.文艺复兴

    B.殖民扩张

    C.新航路开辟

    D.提出地圆说

  • 8、下图内容摘自19世纪中期的某一文献,根据内容判断应出自于(     

    “工人阶级的问题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如何改变不公平的现状”

    A.《独立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

  • 9、某兴趣学习小组在进行历史人物专题的探究时,按照人物的贡献进行了如下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A.促进科技进步:瓦特、卡尔·本茨

    B.促进思想解放:但丁、麦哲伦

    C.领导工人运动:马克思、章西女王

    D.追求民族独立:华盛顿、亚历山大二世

  • 10、下边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A.欧洲的社会转型

    B.欧洲的思想解放

    C.欧洲的革命运动

    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 11、罪恶的"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的后果是

    A. 使非洲丧失了一亿多人口

    B. 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C. 使非洲人见识大增

    D. 减轻了非洲人口压力

  • 12、“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城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这一论述中的“它”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

    D.光荣革命

  • 13、如果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有权利处罚这些侵犯领主利益行为的机构是(  )

    A. 国家法院   B. 庄园法庭   C. 元老院   D. 领主

  • 14、历史遗迹见证了古代人类文明。代表古埃及文明成就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

    C.帕特农神庙遗址

    D.长城(局部)

  • 15、“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绝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至于苏维埃式的经济体系,就更不可能与世界资本主义匹敌,对后者构成任何真正的威胁。”材料意在强调

    A.经济大危机为希特勒上台提供可乘之机

    B.罗斯福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临危受命

    C.苏联模式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造成威胁

    D.经济大危机影响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

  • 16、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一条款损坏了中国的(     

    A.司法权

    B.货币权

    C.关税自主权

    D.内河航运权

  • 17、《全球通史)写道:“英国几乎有半个世纪没有平静下来直到1688年的所谓光荣革命时为止。”他描述的是英国(  )

    A.资产阶级革命

    B.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

  • 18、“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下列有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叙述,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A.“由信仰、幻想、幼稚和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B.运动的目的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让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

    C.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

    D.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 19、1831年,英国《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生活水平的提高

  • 20、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南美的解放者”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玻利瓦尔

    D.亚历山大二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在下图方框中填出:(填字母代号)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的地点   B.麦哲伦海峡

  • 22、公元前_________,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了佛教;_________ 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 23、英国通过一系列战争获得大片殖民地,自诩为“_________”;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_________和圣马丁。

  • 24、《拿破仑法典》又称________

  • 2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设置_________________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清朝时,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_________________,管辖新疆地。

  • 26、完善下列表格内容:

    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时间

    国际关系格局

    形成标志

    维护工具

    20世纪20年代--二战前

    A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国际联盟

    B

    两极格局

    雅尔塔会议

    联合国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

    多极化趋势

    C

    联合国

  • 27、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力的战略支撑。

    (1)英国机械师______,改进蒸汽机。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使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_______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_______ 成功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并惠及世界,被誉为“东方魔稻”。

  • 28、意大利诗人________被誉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探寻新航路过程中,________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亚洲印度。

  • 29、英国的_____和法国的路易十六在本国革命中均被送上了断头台。

  • 30、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题意将空格补充完整。

    重视三农,关乎民生大计,安徽是农村改革的前沿阵地。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皖南的农作物种植以   为主,后来小麦的种植也得到推广。

    (2)1882年被称为万货之会 被辟为米市,安徽近代商业也缓慢发展起来。

    (3)1978,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 ,吹响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号角。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全人类的热切期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它的导火索是什么?

    (2)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4)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对我们有何启示?

  • 32、科技革命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

    【科技助推发展】

    材料一 到了工业革命差不多结束的时候,   英国在当时煤的产量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铁的产量占了二分之一,棉织品的产量是整个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的总和。

    (1)材料一反映了工业革命在经济方面带给英国的主要变化是什么?在这一变化下,英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科技激化矛盾】

    材料二   机器的采用,把大量的小手工业者驱入无产阶级队伍,而工厂所吸收的工人却在相对地减少,结果造成经常的失业大军,马克思称之为相对人口过剩或产业后备军。大量失业工人的存在和廉价童工、女工的使用,使工人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在1839年英国42万纺织工业工人中,成年男子不到1/4,而妇女占242,000人,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者超过80,000人。”工人队伍中女工和童工比重的增大,意味着工人平均工资的下降。以棉纺业为例,“1806年女工的平均工资比男工低63%强,童工的工资更少。”

    ——刘淑兰《英国产业革命史》

    (2)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下层人民的民生却日益恶化。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造成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

    【科技带来困扰】

    材料三 近年来“雾霾”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一项调查显示近年“两会”民众最关注环保问题。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成为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3)材料反映了当前中国面临着什么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发展经济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 33、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哪些?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对俄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两次改革的性质有何不同?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7世纪中期的一次改革。他们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科举制……

    一一人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1)根据材料一,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作什么?

    (2)材料一中的这次改革的时间是哪一年?主持这次改革的天皇是谁?

    (3)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此次改革仿效的中国什么时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