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图1到图2变化相关的发明是
A.蒸汽机
B.摄影机
C.内燃机
D.放映机
2、某地方电视台准备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播放下列四部影视作品,请你为影视部的导演确定播出的先后顺序。它们是
①《莫斯科保卫战》②《诺曼底大风暴》③《决战斯大林格勒》④《不列颠之战》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3、首先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西欧国家是( )
A. 意大利和英国 B. 英国和葡萄牙
C. 西班牙和意大利 D. 葡萄牙和西班牙
4、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最早形成的资产阶级由( )组成。
①富裕的大手工作坊主②富裕商人③地主④银行家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当年我国成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B.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C.“一国两制”构思适合港澳实情
D.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6、“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 A B. B C. C D. D
7、巴黎大学的办学模式被欧洲其他大学效仿,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成为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源头。13世纪时的巴黎大学享有的自治权主要有( )
①免赋税特权
②独立的世俗审判权
③司法特权
④教育自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天皇掌握了实权
9、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
A.第一国际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巴黎公社
D.法兰西第一帝国
10、有人讨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 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 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
C. 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D. 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
11、下图所示的是印度的( )
A.种姓制度
B.采邑制度
C.民族制度
D.农奴制度
12、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阿拉伯帝国
13、“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独特民族”指的是古代( )
A.埃及人 B.希腊人 C.罗马人 D.阿拉伯人
14、以下三幅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反映了( )
欧洲联合的“总设计师”让·莫内(1961年) 美日贸易战(1987年) 中国时刻(2009年)
A.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B.资本主义世界新变化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D.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15、“这是一套独特的封赐土地的仪式,受赐者必须对赐予者宣誓效忠,即臣服礼。”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A.种姓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
D.城市自治制度
16、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同点是
A.都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B.都实现了国家独立
C.都采取了非暴力方式
D.都采取了暴力方式
17、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水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在梦怡同学对这条“红飘带”进行探究的笔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C.路线:井冈山→湘江→乌江→金沙江→赤水河→遵义→彝族区一大渡河一雪山、草地→吴起镇
D.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8、漫画创作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表明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约束。这一约束的法律依据是( )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九国公约》
19、《共产党宣言》中说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下列事件反映其精神的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法国大革命
C. 工业革命 D. 巴黎公社
20、在1914年6月28日,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制造了一次恐怖袭击,用手枪暗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对这一行为,认识错误的是
A. 该行为挽救了民族危机 B. 该行为没能解决政治纷争
C. 该行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 该行为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危机
21、城邦的概况: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_____和非公民(外邦人和奴隶),成年_______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__________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__________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__________。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22、识读下面四幅图
图1是意大利作家但丁,他是文艺复兴的( ),代表作有《________》。图2为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自画像,他的代表作有图3《________》等,他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图4为英国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这些作品从真实生活出发,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23、_________,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________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4、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5、优秀的作品流传万世,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称。《___________》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组成,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6、______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______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发现古巴和海地。
27、日本仿效古代中国_________制度,实行大化改新。
28、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人是________。
29、钞票上的人物也是国家精神的象征。下列两张英镑纪念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盛替如云却对宇宙充满谦卑。他发展了蒸汽机事业,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时代。
30、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限制了国王权力,使英国确立起__________的资产阶级统治。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__________,宣告美国的诞生。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__________。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颁布了__________,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的进步性。
31、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俄国和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初期的哪次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9世纪中叶的哪次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19世纪中叶,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是哪个国家?日本“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3)俄日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何相似之处?改革对两国有什么相同的作用?
(4)两国的改革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2、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成果?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
(3)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5)从国共两党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3、中世纪晚期西欧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34、国外有史学家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以下四个年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的年代:1789一1848】发生在1789一1848年间英国和法国的两次伟大革命不仅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胜利。
材料二:【资本的年代:1848—1875】这是资产阶级大获全胜的年代,具体地说在19世纪60年代,工业化的进展使得财富和工业生产能力日渐成为国际争霸力量中的决定因素,于是出现了两个非欧洲的工业资本主义大国,美国(统一在北方的领导下)和日本(随着天皇的复位而有条不紊地着手于“现代化”)。
材料三:【帝国的年代:1875一1914】这个年代,青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小企业转换到垄断主义大集团,富有革命性的电气工业和蒸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材料四:【极端的年代:1914一1991】从1914一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紧接着50一70年代初期是经济成长并常繁荣的黄金年代,而20世纪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分散解体、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
(1)材料一中的“两次伟大革命”分别指什么事件?它们有何共同作用?
(2)指出材料二这个年代里“国际争霸力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依据材料二,美国能够成为“非欧洲的工业资本主义大国”得益于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电气工业和蒸汽的竞争”与哪一事件有关?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给世界带来“大灾难”的战争?指出1991年“分散解体”是哪一历史事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