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美国的某小镇有一块独立战争纪念碑,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这个小镇是 ( )
A. 波士顿 B. 来克星顿 C. 萨拉托加 D. 约克镇
2、《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的权利。”这一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的改革
3、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以宏伟壮丽、经久实用著称,为西方建筑艺术提供了模仿与借鉴的范本。其中,希腊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是
A. 狮身人面像
B. 帕特农神庙
C. 罗马万神庙
D. 君士坦丁凯旋门
4、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中属于揭示历史事件本质的是
A.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国“包产到户”的一个典型
C.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雅尔塔会议决定肃清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5、下图是武汉民众赠送给第四军的“铁军”盾牌。下列选项和此盾牌有关的是( )
A.护国战争
B.护法战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6、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人民宪章》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人权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成立
7、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 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 C. 安拉 D. 穆罕默德
8、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A. 统一铸造五铢钱
B. 轻徭薄赋
C. 废除丞相
D. 闭关锁国
9、法国国旗从左向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
A. 《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 《拿破仑法典》 D. 《人权宣言》
10、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统治根基
B.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C.北宋前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1、玻利瓦尔剑是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生前的佩剑,委内瑞拉将授予该剑的复制品视为最高荣誉,许多与委内瑞拉友好的国家领导人都被授予过玻利瓦尔剑。玻利瓦尔剑的主要象征意义是( )
A.自由、平等、博爱
B.自由、民主、平等
C.自由、主权、独立
D.民主、科学、人权
12、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许多伟大人物”包括
①但丁 ②莎士比亚 ③达·芬奇 ④哥伦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 )
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
14、一位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西班牙人由“世界的边缘”来到“它的中央”,主要是因为他们( )
A.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B.开辟了新航路
C.出现了租地农场
D.传播了地圆学说
15、如今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它方便、省时、快捷,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这应该感谢
A.电话的广泛应用
B.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C.航天技术的应用
D.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应用
16、公元11世纪前后,西欧城市复兴的根本原因是
①基督教的兴起 ②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③西欧商品经济的复苏 ④采邑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④
17、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下面内容中表现他这一政策的历史事件是( )
A. 玄奘西行 B. 文成公主入藏 C. 金城公主入藏 D. 鉴真东渡
18、人类社会的法制源远流长,迄今已知世界上第—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人权宣言》
19、位于非洲北部,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的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20、《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 消除了种族歧视 B. 颁布1787年宪法
C. 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21、1921 年,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以征收_____代替余粮征集制。
22、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炎帝与黄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约公元前2070年,部落联盟首领_______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3、很多名言催人奋进,传播正能量。根据名言,填写相关名人。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
(2)“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3)“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
(4)“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
24、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以“_________”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_________”,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5、世纪兴起的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____。
26、漫长的世界史中,许多文学名著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
(1)《___________》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组成,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___________》是一部古代民间故事集,其中包括《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名篇,生动描述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3)《___________》为文艺复兴先驱但丁所著,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7、(图一)古巴比伦国国王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的一部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 ___________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8、标志着铁路时代到来的是_______________发明的蒸汽机车;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
29、杰出历史人物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美国第一任总统(人名)_________领导独立战争,推翻了英 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轮椅上的总统” )_________ (人名)推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影响深远。
30、 的创立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其实是依照中国的 实行改革。
31、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现代社会仍然可以从古代的法制中吸取营养。回答下列问题。
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这部法典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古代罗马共和国颁布的法律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32、【材料解析题10分】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1人物是谁?他的成就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图2中新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图3所示的交通工具的动力机是什么?
(3)图4是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它创办于哪次运动中?这次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哪些启示?
33、回答相关问题。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例,我们来做个比较,发现其异同。请回答: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基本相同。请指出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一致。请指出这个发动者。
(3)战争中都发生了很多重大战役。请各举出一例。
不同点:
(4)战争性质不同。请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5)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请说出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
3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眺望未来。
材料一 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
(1)材料一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
——《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经济因素各是什么?
材料三 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第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3)分析材料三,根据所学回答,20世纪初,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位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摘编自《国际关系资料选编》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这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阐述的什么方针?请列举一个在维护当今世界和平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国际组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