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不符合庄园佃户生活情景的是( )
A.需缴纳“什一税”
B.可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C.有偿使用领主的磨坊
D.需为领主服兵役
2、1928~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兴建了6000多个大企业,其主要目的是( )
A.实行改革开放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3、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三国同盟的形成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4、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 但丁 B. 达.芬奇 C. 蒙娜丽莎 D. 莎士比亚
5、汉阳陵南侧的明代石碑碑文,称赞汉景帝“克守先业,致治保民”。以下属于汉景帝“致治保民”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派遣王昭君和亲
C.减免田租赋役
D.派官员西行取经
6、回归历史,揭开历史的真实面纱。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是
A.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缺乏经验
B. 马克思和思格斯没有亲自领导革命
C. 资本主义还有生机和活力,有向上的空间
D. 军队人数少,装备差
7、下图是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作品表现了人物美丽的外形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主要反映了该画
A.体现人文主义
B.强调写意抒情
C.宣扬宗教神权
D.反对专制王权
8、19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是( )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制碱》
9、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宣传广告,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顺尼罗河而下,你可领略胡夫金字塔的雄伟壮美
B.驻足两河流域,你能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的旖旎风光
C.徜徉爱琴海,你会感叹海洋文明的无穷魅力
D.徒步印度河沿岸,你会惊叹罗马城的古色古韵
10、歌曲中承载着历史, 从以下两首歌曲中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思想感情
《义勇军进行曲》节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
《国际歌》节选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
A.都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B.都号召人民争取名族独立富强
C.都是在民族解放的过程中诞生的
D.都体现了对人民反抗精神的歌颂
11、查理曼为了得到罗马教皇的支持,在经济方面的举措是
A. 实行多种宗教同时发展的政策
B. 要求教民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C. 四处征伐,扩展国王的版图
D. 皈依基督教,并赐给教会土地
12、罗斯福在国会演说中说道:“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发动无端的、卑鄙的进.攻.时起,美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演说中提到的进攻是指日本
A. 进攻凡尔登
B. 进攻珍珠港
C. 进攻中途岛
D. 进攻开罗
13、关于古埃及的主要文明遗产——金字塔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反映国王的权力②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③埃及国王称自己的陵墓为金字塔 ④ 金字塔越造越小,间接表明王权在衰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的情况出现在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雅典
15、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列宁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16、“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1874年李鸿章这份奏折反映的是( )
A.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内容
B.明治维新使日本产生侵略中国的野心
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D.明治维新的原因
17、花刺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发明了0-9数字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18、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三级会议的召开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D.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9、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以古代哪个国家的历法(儒略历)为基础创设的?
A.古代希腊 B.古巴比伦 C.古代罗马 D.古代印度
20、英国在近代曾引领了西方世界的两个潮流。这两个潮流是
A.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
B.资产阶级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21、新航路开辟以后,_______、_______最早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22、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_____国。
23、18世纪,以______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______”。
24、请根据提示写出一位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的发明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2)他发动的对外战争给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以沉重打击——
(3)他最先发现美洲大陆——
(4)他率领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5)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6)他将奴隶制民主制推向顶峰——
(7)他制定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5、项羽骁勇善战,在________(战争)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消灭;公元383年,在________(战争)中,前秦被东晋打败。
26、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你知道新航路开辟后,最先侵入拉丁美洲的国家是哪两个吗( )
A. 葡萄牙和西班牙 B. 西班牙和荷兰
C. 英国和法国 D. 英国和荷兰
27、古希腊的________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出版了科学巨著《________》,物理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8、____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______ “发现”美洲。
29、_______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此次航行证实了__________。
30、______年,在孝德天皇主持下,日本开始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进入封建社会。______年, 倒幕派发动了“王政复古”政变,结束了幕府统治,开始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1、普坦汉姆曾说过:“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维护世界和平,远离世界大战是人类必须关注的问题。结合所学回答:
(1)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场战争的性质有何不同?
(2)亚里士多德说:“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二战期间,为了维护和平,共同打击法西斯,宣告世界正义力量联合起来的标志是什么?请举一例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上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史实。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中,粉碎“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和宣告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破灭,成为全国抗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32、法是国之重器,当今世界的强国无不以其完备的法律制度作后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英国逐渐形成了什么样的民主政体?
(2)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什么?这个法律文献所体现的原则是什么?
(3)法国大革命中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基本框架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4)于1804年颁布实施,经多次修改仍然在法国施行的法典是什么?此法典有什么地位?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回答的问题,写出我国在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应得到的启示。
33、相关链接题。
(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___________
(2)凭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的国家:___________
(3)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欧洲航海家:___________
(4)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时的主政者:___________
(5)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___________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这本书”是指什么?它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据周尚文、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
(2)根据材料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戈尔巴乔夫说:“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3)据材料三、四,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