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所述史实标志着
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日本正式投降
2、“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下列属于此次“变革”中的意大利的文学“巨人”是( )
A.
B.
C.
D.
3、观察如图,下列主题最适合▲处的是
A.凡尔赛体系的出现
B.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二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 巴黎和会的召开 D. 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5、下列对西欧基督教会的评价,不切实际的是( )
A. 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B. 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C. 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其统治被称为:“黑暗统治”
D. 对西欧科技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6、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这部法典( )
A.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B.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7、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下列不属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的变化有
A.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B.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C.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D.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8、罗斯福新政并非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罗斯福新政
A.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崩溃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
C.从根本上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D.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9、他从炮兵上尉起步,24岁就当上了将军,他建立了法兰两第一帝国,又颁布了《民法典》,并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他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他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他就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拿破仑
D.克伦威尔
10、下列人物在亚欧封建国家的确立和统一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有( )
①汉谟拉比 ②孝德天皇 ③伯利克里 ④穆罕默德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
11、1783年,两国签订《巴黎和约》,正式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国家,放弃对其统治和领土主权的一切要求;确认其疆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对这段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法国和美国签订的合约 B.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C.美国建成了三权分立的国家 D.英国最终承认美国独立
12、下图所示是法国历史上某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它改写了法国的历史。该事件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召开三级会议
C.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D.雅各宾派上台当政
1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最后的晚餐》 C.《蒙娜丽莎》 D.《天方夜谭》
14、古埃及宫廷中形成了一套礼仪,如大臣觐见法老必须行跪拜礼,吻法老脚前的尘土。如果臣下能吻法老的脚尖,就意味着他得到了法老的奖赏。古埃及推行这一礼仪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宫廷礼仪的规范
B.利用宗教来维护统治秩序
C.维持法老奢靡的生活
D.显示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15、14-16世纪的西欧,开放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和“寻找出路”分别是( )
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
D.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
16、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以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传达了和平友善的中国精神
B.体现了朝贡体制的优越性
C.推动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D.扩大了中国对外交往范围
17、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也应清醒地反思教训……第一个教训是,我们要区分引发冲突的偶然性因素,以及国际关系或国内事务中更加根深蒂固的紧张因素——后者是导致战争的根本原因——而不能混为一谈。”与材料中“引发冲突的偶然性因素”对应的史实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三国同盟”建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18、1914-1918年间,驻法军队的伤亡人数对长大成人的男孩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这种影响很难被夸大。每个星期天,都会在学院的礼拜堂宣读阵亡者的名字。当我们看到我们年轻时代的英雄们一个接一个地在不远的地方阵亡时,我们对生活的整个态度都改变了。“去吃喝玩乐吧,因为明天你一定会死去”,这句话成了我们的座右铭。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B.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C.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
D.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力量
19、若请你为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配音,你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B. “我要扼制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D.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20、欧洲中世纪晚期,商人不仅向生产者提供原料,还向生产者提供生产工具,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材料描述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集市的商品交换
C.行会里的生产管理
D.手工工场的生产
21、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逐步确立了“______”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2、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
(3)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
23、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的宗教是____。
24、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地方使用,从此,人类进入___________时代,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_________时代。
25、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法国的________运动。运动虽然失败,但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无产阶级赞歌《________》却在全世界广泛传唱。
26、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______(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1年,______正式成立,它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7、世界文化源远流长,许多文学名著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
(1) 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
(2)古希腊悲剧作家_________ _______把古代悲剧推向成熟,代表作有《俄底浦斯王》等。
(3)______ __________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28、公元前73年,角斗士___________发动奴隶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走向衰落;476年,___________(国家)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29、哲学: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代表人物有提出“________”(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的德谟克利特,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________和________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________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________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问和答。
30、(题文)日本的大化改新,改变了日本历史,在经济上,施行(______)和施行租庸调制度,同意租税。
31、古代希腊和罗马在政治制度上有许多异同点.据此回答
(1)希腊推行两次改革的人物分别是谁?
(2)古代希腊和罗马在政治制度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其实质是什么?
(3)古代希腊和罗马在政治制度上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
32、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明。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请回答:
(1)在公元7世纪的日本,大和朝廷为解除统治危机,效仿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了改革。这场改革在制度文化方面是如何向中国学习的?这场改革最终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使晚清的洋务派积极学习西方并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在教育领域有何创举?
(3)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资产阶级爱国政治运动,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维新派为了宣传西学而在北京创办的报刊是什么?为何说这次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3、文明因多样而多彩,因碰撞、交融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前4世纪声称“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人物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其东征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2)如果你要研究古希腊早期社会图景,可查阅古希腊的哪一文学著作?请写出创立逻辑学等多学科体系的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
(3)西亚的中东地区处于五海三洲的交界地带,这里的民族与国家往往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请你写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的阿拉伯人的一部文学作品的名称。
(4)世界古代文明中无数成就如璀璨的繁星,从古至今,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文明成果?
34、世界古代史上的重要改革,给所在国家和地区带来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 “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所谓的封君封臣制,就是以土地的层层分封、占有为基础,以封君和封臣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首先是国王将全国土地留下一部分作为王领后,将其余的分授给大封建主,国王成为封君,被分封的人就成为封臣。大封建主在获得土地以后,也将其中一部分划为自己直接经营的领地,其余的则再对中等贵族进行分封,大封建主成为封君,而受封者也成为封臣。这一级受封者也作为封君将部分土地分封给骑士,让其作为自己的封臣。这样,在各个等级之间,都缔结起相互统属和依附的封君封臣关系。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三:大和的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权势极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1)材料一中的 “全体人民”指的是哪些人?当时“全体人民”可以参加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伯里克利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封君与封臣制度的特点。
(3)面对材料三反映的问题,日本政府是如何解决的? 该问题的解决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改革性质是否相同? 为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