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牟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促进了城市发展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2、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过地圆说。16世纪,地圆说被航海家的海上探险活动所证实。下列哪支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3、1640年到1689年,英国历史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查理一世被处死
②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
③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④确立君主立宪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①④
4、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去世,终年96岁。她虽然被十余国尊为君主,但手中并无实权,“临朝不理政”,也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下列对国王“临朝不理政”产生重大影响的文献是( )
A.《独立宣言》
B.《大宪章》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
5、17世纪初,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的英国国王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路易十五 D.詹姆士一世
6、能源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
A.水 B.蒸汽 C.风力 D.电力
7、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并获得了高出航海成本几十倍利润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8、改革或革命可以改变原有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下列改革或革命使得国家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内战
③俄国农奴制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
⑤辛亥革命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⑤
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这段材料反映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经济的破坏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困难
D.美苏争霸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10、见下表,1978年以后,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统计表
1980年粮食产量 | 5.02亿干克 |
1981年粮食产量 | 6.70亿千克 |
1982年粮食产量 | 7.15亿千克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1、有学者说:自从新航路开辟以后,人类历史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指
A.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B.欧洲开始了殖民掠夺
C.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
12、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这些革命具有的相同目标是
A.确立联邦制 B.废除君主专制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D.实现民族独立
13、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十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
A.中国
B.古罗马人
C.古印度人
D.阿拉伯人
14、法国在1789年发生了一场大革命,这场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主要原因是因为( )
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D.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
15、一个历史知识竞赛题对某个国家有如下描述:“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文化传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这个国家是
A.古埃及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6、《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第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者是( )
A.哈里发
B.穆罕默德
C.穆斯林
D.真主安拉
17、下列古文明对应不正确的是
A.古埃及——尼罗河 B.古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
C.古印度——两河流域 D.中国——黄河流域
18、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下列能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影响“生产工具”的是
A.煤炭、石油的大量开采
B.改良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C.工厂生产和垄断组织出现
D.现代塑料工业的诞生
19、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A. 伯里克里
B. 亚历山大
C. 凯撒
D. 屋大维
20、“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 300 多个城邦,其中 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 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 B.小国寡民
C.封闭保守 D.政治民主
21、1492年____(人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1860年,____(人物)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领导北方取得胜利,避免了美国分裂。
22、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了“_____”和“_____”(时代特征)
23、商朝的都城在今天的————————省境内;西周的都城在今天的————————省境内。
24、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是________(人名)和他的船队;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北美大陆会议发布的《__________》。
25、图A著作的作者是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_,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图B人物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他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
26、 走近伟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慕的名人,请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名字。
1. 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他于1519年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启航,经大西洋西行,到达亚洲,后来他的船队经印度洋,最终返回西班牙,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他的名字是_________。
2. 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他的一生充满智慧和奋斗,他抛家别业,投身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引领北美人民度过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谱写出壮丽的历史篇章。他的名字是_________。
3.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并颁布《法典》的他是_________。
4. 在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人们如此颂扬着一位女英雄:“年轻的女王率领她的勇士,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牺牲。”她是_________。
27、________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________年,法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8、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 晓夫 改革 | 背景 | 1953年,____上台执政 |
内容 | 在批判____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 |
评价 |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____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 |
勃列日涅夫改革 | 背景 | 1964年,____开始执政 |
内容 | 在经济上推行“____”,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 |
评价 | 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
畸形 发展 | 原因 | 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____方面 |
表现 | 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 | |
特点 | 高投入、高消耗、____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3)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的实力——
(4)清初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
30、如图1所示,11世纪流行于欧洲的这种封建制度以__________为纽带;如图2所示,中世纪西欧庄园是一个_________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图1 图2
3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一些城市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对全球的统治最终确立。
【时代曙光初现】
(1)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解放运动具体指的是什么?
【革命道路开辟】
(2)最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个国家?该国逐渐形成的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3)领导美国取得独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谁?第一次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什么?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是什么事件?
【统治地位确立】
(4)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但各国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最终导致的最惨重的后果是什么?此后,各战胜国确定的新的国际秩序是什么?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认识?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事件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3)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标志
(4)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40年,革命开始。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1688年,宫廷政变,推翻专制统治。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18世纪60年代,又开始了一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材料二 1775年,战争爆发。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3年,赢得独立。1787年,制定宪法。
材料三 1789年,大革命开始,不久颁布了《人权宣言》。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革命高潮结束。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发生在该国的两场革命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此次战争中最重要的领导人是谁?《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区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三中大革命的原因及意义。
34、感悟战争
材料一: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做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暂时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集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他们对轴心国的行动。……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迈克·亚达斯《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二战情况统计表
时间 | 参战国 | 参战人数 | 伤亡人员 | 卷入人口 | 直接经济损失 |
6年多 | 60多个 | 1.1亿 | 1.9亿 | 20亿 | 4万亿美元 |
(1)结合所学回答,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和二战转折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一,概括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材料二表明二战有什么特点?
(3)通过材料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