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8年,英国漫画家威廉·纽曼在《庞奇》杂志上发表了一首题为“脏兮兮的泰晤士老爹”的配图诗。其中“泰晤士老爹”被拟人化的描绘成一副流浪汉的模样。该图客观上说明( )
A.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现象出现
B.政府有必要增强自身社会职能
C.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D.社会底层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力
2、“每年7月14日法国人民都会……庆祝这座堡垒被毁灭的日子。只有那些躺在角落中的废墟仍在提醒人们深思,一座原本守卫国家安全的堡垒,是如何变成了人民深恶痛绝的罪恶象征。”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
A. 发表《独立宣言》 B. 光荣革命 C. 攻占巴士底狱 D. 来克星顿的枪声
3、一个是战功赫赫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另一个是双耳失聪的德国著名作曲家。但一部伟大的作品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地连在一起。请问这部作品是( )
A.《战争与和平》
B.《英雄交响曲》
C.《等待戈多》
D.《格尔尼卡》
4、2012年被称为“选举之年”,这一年俄罗斯、法国、美国等国先后进行了总统大选。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较早出现在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5、古希腊的哲学成就突出。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古希腊哲学领域的是( )
A.伯里克利
B.释迦牟尼
C.亚历山大
D.亚里土多德
6、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A.锦州解放
B.徐州解放
C.南京解放
D.北平解放
7、同学们开展研究性活动,他们搜集了这些的内容有:南美的“解放者”、章西女王,印度士兵起义。据此推断,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英国的殖民掠夺与统治
B.拉美的独立战争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亚非的独立斗争
8、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市化
D.电气化
9、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的是( )
①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掌握国家权力的最重要机构。 ②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机构,执政官是最高的官职。 ③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 ④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精品 |
A.古代希腊
B.古代罗马
C.古代的亚非文明
D.古代欧洲文明
10、“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由此可见,庄园法庭( )
①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③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④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只有罚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1、(题文)16世纪时,越来越多的人穿上了丝绸衣服,睡觉时用木板床,窗户上的蜡布和纸换上了玻璃,这说明当时
A. 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B. 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基本消除
C. 机器工业使社会产品日益丰富
D. 近代的人们开始变得贪图享受
12、在亚非的大河流域诞生了许多古代文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 )
A.矿藏丰富,便于手工业生产
B.水源充足,便于农业种植
C.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贸易
D.临近海边,便于渔猎
13、某历史学习小组策划举办一次图片展,展示文艺复兴所取得的成就。下列图片适合入选的是
A. B.
C. D.
14、“他相信地圆学说,他要到东方寻求宝藏;他没有到达东方,他没有寻到宝藏,他发现了一块新的大陆”。他是开辟新航路的著名航海家( )
A.哥伦布 B.达•伽马
C.迪亚士 D.麦哲伦
15、19世纪德国著名罗马法专家耶林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中强调:“罗马三次征服世界,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下面属于第三次征服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基督教
C.罗马帝国
D.罗马法
16、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比较,相同之处是( )
A. 倡导人文主义 B. 发现美洲大陆 C. 促进思想解放 D. 迎来时代曙光
17、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持续时间 | 4年多 |
参与国家 | 30多个 |
死伤人数 | 3000多万 |
经济损失 | 3400多亿美元 |
A.它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灾难
B.它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C.它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D.它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18、帝国主义各国很想瓜分中国,而清政府的腐朽至极也是实行瓜分的有利时机,但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错综复杂,他们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与这一情况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如下图示意图呈现的是某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该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内战
C.日本倒幕运动
D.法国大革命
20、中世纪的西欧庄园,设置有自己的司法审判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庄园法庭。下面关于庄园法庭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工作人员不固定;②开庭时间不固定;③开庭地点不固定;④只维护庄园领主的利益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21、1861年,美国爆发了内战,这是______(性质)。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拿破仑法典》又称________
24、被誉为“拉丁美洲解放者”称号的是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古埃及成为强大军事帝国是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______的统治时期。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________。
(3)《哈姆雷特》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_。
(4)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是________。
26、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 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殖民地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7、____________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雅典建筑的典型代表_______________。
28、______(皇帝)在位时科举制正式形成;______(皇帝)在位时创立殿试制度。
29、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
30、加强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应对问题。
(1)1924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广州创办了 ,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2)1936年, 的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42年, 的发表,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4)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 成立,实现了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经过不断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方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改变我国工业水平低下、基础薄弱的状况,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它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举行,提出要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这次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
(3)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对我国国情进行了正确的剖析,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会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该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32、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之先河,众多国家纷纷效仿。
(1)英国在棉纺织领域的技术发明有哪些?蒸汽机的改进及广泛应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2)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铁路时代的到来有什么重要影响?
33、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17一18世纪欧美社会的巨变,拿破仑更是用刺刀加速了这一巨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在公元15、16世纪,人类开始进入新时代,它以西方的崛起为标志,翻转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百年的变化完全改变了西方…变化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方方面面,因此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让西方在世界力量对比中后来居上,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都被西方掌控。
(1)根据材料一,以英国为例写出在“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使其“崛起”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材料二:如果人类想永远有幸拥有全世界的和平、文明和商业的话,不通过对政体的革命是不可能完成的。……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
——托马斯《论美国革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完成“对政体的革命”的两个历史事件。
材料三:1787年宪法的目标不是要建立一种由人民来进行统治的政府体制,也不是要建立一个由精英来进行统治的体制。……美国1787年宪法中政府的体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
——刘绪贻《美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的政治体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的具体表现。
材料四: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4)根据材料四概括拿破仑对近代欧洲发展有哪些历史影响?
(5)结合上述材料,指出17-18世纪欧美政治发展的趋势。
34、大国关系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在巴黎和会期间担任英国方面的财政专家,他认为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这种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 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凡尔赛条约》的缔结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到:“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正,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1)据材料一概括凯恩斯的主要观点。后来德国是怎样“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
材料二 就事情的本质而言,“冷战”是美苏双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对外战略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双方相互遏制和相互对抗的产物。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美苏两国“冷战”的主要因素及表现。
材料三 “冷战”结来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钧《冷战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谈谈我们应该致力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材料四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自新华网
(4)结合材料四,谈谈我国的大国担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