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一个部分进行集中部署,强调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彰显了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为新征程上确保国家安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国家安全是( )
A.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B.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C.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石
D.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2、2022年7月,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对辖区内某工地噪声超标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这是广州开出的首宗工地噪声超标罚单。2022年6月5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后,让噪音污染治理有法可依。这体现了( )
①市政府积极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宁权②我国环境污染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③国家环境治理的法治体系不断完善④我国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从北京到广州再到杭州,三办亚运,回望中国三届亚运会之旅,不能不钦佩赞叹伟人邓小平“中国的月亮也很圆”的自信和远见卓识。西子湖畔“最圆的月亮”,再次惊艳世界;“最杭州”的故事,也是“最中国”的烙印。亚运33年,一场跨越时空的自信接力!这自信的根本所在是(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中国人民迸发的创造力,正在造就着一个又一个奇迹。电影主题曲《新的天地》唱道:“我们自信,我们前行,看中华儿女走向新的天地!”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决定性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我国83%的建交国。这表明( )
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②经济全球化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③经济全球化使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密切④国与国之间的商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年3月28日发布的《重庆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指出,重庆各级政府部门坚持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规范执法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监督制约,为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给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服务。法治政府建设社会满意度已提升至94.2%。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的举措与成效反映出( )
①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准则是依法行政
②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③重庆各级政府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④公民的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和主动监督促进了政府公正司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党的历史上,很多卓越领导人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革命理想、坚定了为民志向。比如,毛泽东同志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献身中华民族强盛,邓小平同志 16 岁就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于两年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可见,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广大青年要( )
①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不懈奋斗
②提高自身的本领,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③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思考并决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④养成乐观向上、脚踏实地、能吃苦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从右边方框内选出与左边方框内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依次排序准确的是( )
1.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3.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4.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 a.民生b.改革开放 c.人口d.共同富裕 e.资源f.创新 g.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
A.b→e→f→d
B.d→c→a→g
C.g→d→f→b
D.g→a→c→f
9、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下列具体体现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民族精神的是( )
①探月精神、伟大抗疫精神②延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③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④脱贫攻坚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 )
A.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B.表明我国结束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C.有利于促进国家富强
D.解决了我国的人口问题
11、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国际商贸城考察,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与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即使置身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义乌市经济还是交出了2023年前8个月,出口3360.4亿元,同比增长20.4%的靓丽答卷。由此可知( )
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世界②我国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扩大对外开放
③经济全球化使风险和危机跨国界传递④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国家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一批批医疗人员接力进藏,为雪域高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并培养大批医疗骨干,带动了西藏医疗水平提升。这有助于(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提升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③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方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地方考察时强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实现共同富裕既是我们党初心使命的体现,也是对执政承诺的信守和坚持
②实现共同富裕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③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
④实现共同富裕要求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消除收入分配差距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2023年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决定力量
B.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C.“一带一路”标志我国进入新时代
D.中国已经成功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15、202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湖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根本靠创新。企业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打造更多有话语权的产品和技术。企业之所以要重视创新,是因为( )
A.创新精神表现为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和不懈追求
B.企业应把工作重点都放在保护知识产权上
C.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和市场制胜之道
D.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16、2023年8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学前教育法草案。草案在规划与举办、保育与教育、管理与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回应人民关切。这表明( )
①教育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
②对学前教育予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走向“有法可依”的新征程
③我国逐步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以法律武器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④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2977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有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人大代表。这说明( )
①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②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贯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此我国要( )
①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②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主导全球规则制定
④要加快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下列体现低碳微生活的是( )
①小明看完电视后,用遥控器关掉电源
②小华洗碗后,把餐余垃圾放到贴有标识“餐余垃圾桶”的垃圾桶里
③小马提醒妈妈在饭店请客时,注意适当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④人走灯灭,节约用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有商有量,重情重义。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一步步走深走实、硕果累累,不仅推动了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也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这说明我国( )
①面对全球性问题,不推诿、不逃避
②身体力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展现大国担当,助力世界和平发展
④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谋求自身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我们要主动感受和体验社会发展变化,关注社会、服务社会。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并说理理由。
(1)小福设计的“空气净化口罩”参加学校举办的“科技小达人”评选荣获一等奖。
判断: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
(2)小闽发现学校附近有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严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他拨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最这一情况。不久,这家非法网吧被依法取缔。
判断: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
(3)小雨了为节约垃圾袋,常常将家中各类垃圾打包在一袋中投放到垃圾桶。
判断: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
23、表达你的观点
九年级(2)同学在一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就所学内容存在两种观点:
观点一 我国已经是经济第二大国,不需要坚持改革了。
观点二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中学生太小,能力不够,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
根据你的学习成果,对这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进行评价。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重大思想的主要创新观点。其中之一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九大描画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壮美蓝图,顺应新要求,把握新机遇,法治中国建设进入新时代。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新时代如何才能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三个方面即可。)
25、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一:妈妈,我帮你洗脚 图片二:我为班级出份力
(1)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什么角色承担了什么责任?
图片一:
图片二:
(2)结合图片二,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你打算如何承担这一责任?
26、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某校九年级二班同学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19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主要分为以下三步(见下图漫画)
(1)为实现上述理想,党和政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哪一发展思想?
(2)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在应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哪些挑战?
(3)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27、在2015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某校时政社团组织了“聚焦两会”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帮助同学们了解相关内容。(14分)
(1)材料反映了,我国实行哪两种政治制度?(2分)
(2)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是什么?(2分)
(3)数字一的体现了党和国家把什么问题放在首位?(2分)
(4)数字二的内容符合当今世界哪一大主题?(1分)
(5)修改“立法法”是全国人大在行使哪一项职权?(2 分)
(6)修改“立法法”有利于哪一项治国方略中的哪一个基本要求?(2分)
(7)材料中的第一个全面,我们要确保到哪一年实现?(1分)
(8)要具有“创客”的精神,我们应学会哪些学习方式?(2分)
28、这是一篇南京某大学学生在今年10月1日发布的微博。
一网友浏览后,感慨之余,写下了一首小诗,表达他的爱国之情。
今天,她67岁了!
原来我们可以这样爱她:
保护我们生存的空间,珍惜每刻的一吸一呼,让环境越来越好,这就是爱国;
呕心沥血,将传统京剧传承给孩子,将国粹发扬光大,这也是爱国;
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这还是爱国;
有国才有家,舍小家为大家,接受祖国召唤,这更是爱国。
(1)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对下列表述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观看升国旗仪式的人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 ▲ )
②材料中的大学生和环卫工人都不言代价与回报,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 ▲ )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网友的小诗谈谈我们应怎样爱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