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伟大建党精神( )
①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③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8-202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21.4万亿元,年均增长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以上。国家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是因为( )
①我国教育质量已经居于世界首位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政府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创客”。想做“创客”的年轻人应该( )
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②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新实践
③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实现自我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年8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时指出,五国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习主席强调金砖扩员是金砖合作的新起点,将为金砖合作机制注入新活力。这次金砖扩员( )
①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
②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③能进一步壮大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力量
④有利于实现世界各国快速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23年7月3日,人民网发文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这表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
A.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B.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C.协商民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D.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民主
6、世界变局加速演进的步伐时刻在冲击世人的神经: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制造阵营对抗;乌克兰危机呈长期化态势;巴以冲突再度爆发;北半球广泛出现极端高温;人工智能技术新发展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速⋯⋯对此,世界各国应( )
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坚持合作共赢,以广泛合作取代激烈竞争
③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④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关于下列知识的总结,正确的有( )
A.2023年,九年级15岁的小乐高兴的说,“30岁的我们就可以见证到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令人兴奋的时刻
B.5G全球通→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
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
C.“四个全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社会建设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改革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耕地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D.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是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也是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8、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武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这离不开( )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感召和指引
③国家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2022年全国两会开幕,广东省深圳市组织“我向两会提建议”活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同学们热情参与提议和建议有利于( )
①完善基本自治制度②增强公民参与意识③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④推进民主选举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 )
A.工具创新
B.教育创新
C.劳动者的素质
D.提升创新能力
11、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达到30782.9亿元,迈上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0.1%,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我国R&D经费从1万亿元提高到2万亿元用时8年,从2万亿元提高到3万亿元仅用时4年。这说明( )
①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科技创新是决定我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国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增强创新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古语与其所体现的观点或道理相符的是( )
| 古语 | 体现观点或道理 |
A | 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 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
B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孝亲敬长,构建和谐家庭 |
C |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 |
D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 改革精神 |
A.A
B.B
C.C
D.D
13、对右框的时事进行归类,最适合的主题是( )
★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 ★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发出祝贺强调,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
A.敬老爱老扬美德
B.乡村振兴促和谐
C.人民至上增福祉
D.中国腾飞启新航
1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要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着力提高政治能力、大力提升业务能力、切实加强全方位管理。这样做( )
A.表明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依法执政
B.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C.旨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D.会使行政执法人员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15、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 )
①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②本质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④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为推动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强化监督,福建省纪委监委采取“微信群+小程序”的方式,打造了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如果你在此平台留言,应注意( )
①提高自身法治意识,增强民主治理能力
②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③以“谁强势谁有理”的态度去表述问题
④依法有序参与,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关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②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
③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④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8、“90后”刘亚楠把村官方新媒体账号运营得风生水起;“95后”重庆小伙唐义,回村养牛,逆流而上……当今很多年轻人返乡采用新方式创业,扎根农村。这告诉我们( )。
①大众创业深入人心,人人都能成功自主创业②新方式创业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③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年可以注入青春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某中学举办以“增强民主意识,参与民主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同学们搜集了一组素材。以下素材能体现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
A.《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 月1日起施行
B.晓华向学校反映校门口附近的交通堵塞问题
C.我国公安机关打掉多个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窝点
D.晓明对广东省中考改革方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21、某市面临严峻的经济发展压力,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放纵污染企业的发展。
判断:(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此,小王认为:只要做到有法可依,就可以增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实现依法治国。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王的观点进行辨析。
23、辨析题(7分)
有人认为,既然是对外开放,就要全面开放,吸收国外的一切东西,这样我们发展才快。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24、材料: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公平合理分享利用遗传资源产生的惠益为目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与机制建设,强化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能力,提高公众保护与参与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有何作用?(8分)
(2)请你为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提出一些建议。(10分)
25、材料一: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习近平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乡亲们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感到很高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这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习近平2020年5月20日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
(1)请简要阐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党和政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所在。
26、生活热点分析。
2019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随着发展进入新常态,①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②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③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④发展动力(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如,从“扩大内需”找新增长点)
(相关链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你认为过去的发展中,哪些做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要求:答出两点)
(2)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重要引擎、新增长点、保障发展正确轨道分别是什么?
分类 | 发展动力 | 发展重要引擎 | 发重要引擎展的新增长点 | 保障发展正确轨道 |
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措施 | ① | ② | ③ | ④ |
(3)“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党和国家制定各种方针、政策,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27、2017年,孙政才、王三运、项俊波等近20名中管干部被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百名红通人员”已到案51人。截至12月22 日,落马的省部级以上高官有39名,其中包括副国级官员1名,正部级官员9名。据此,请回答:
(1)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其基本要求如何?
(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28、创新校园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日前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指出“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明确:学校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
假设你所在学校拟开展一次以此主要内容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从“绽放生命之花”或“守望精神家园”的角度设计一份活动方案。
要求:1.活动要有主题:
2.活动形式要具体、可操作性;
3.活动方案能体现出活动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