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小燕,八年前主动放弃沿海地区的稳定工作,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历经困难和挑战,她让家乡的特产走出了大山,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她的创业故事表明( )
A.做好职业选择只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B.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没有关系
C.青年人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是最好的
D.当代青年人要敢于担当并勇于奋斗
2、自北京冬奥组委启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以来,志愿者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在这些报名申请人中,青年学生依然是主力军,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海外华侨华人、国际友人也纷纷报名。这些志愿者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A.积极服务社会,不应获取回报
B.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C.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D.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
3、《烈士公祭办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学生以适当方式参加烈士公祭,发挥公祭活动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其目的在于( )
A.传承以改革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倡导必须参与网上祭奠英烈活动
C.赓续红色血脉,根植红色基因
D.多种途径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
4、图为2018-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部分数据统计表,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口基数逐年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趋缓
C.劳动人口严重不足
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5、小明的妈妈参加了市政府召开的水价调整听证会,请问小明妈妈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是( )
A.民主决策
B.民主选举
C.民主协商
D.民主管理
6、2023年中国科技有很多新突破:“奋斗者”号完成国际首次载人深潜科考航;中国人造太阳实验创造世界纪录;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飞……这些成就充分说明( )
A.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B.我国已经建成创新型强国
C.创新是发展的唯一动力
D.我国已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7、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调整……医疗保障制度日益健全,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大幅释放,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大幅减轻,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这体现了( )
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医疗保障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C.我国全面实现同等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
D.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8、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举行这一公祭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忆屈辱之历史,激国人之仇恨②祭遇难之同胞,扬中华之精神
③行爱国之教育,强民族之责任④壮国民之精气,谋经济之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4月29日播出的《航拍中国》第四季台湾篇中鸟瞰镜头记录下鹿耳门溪纪念郑成功的盛大游行、大甲镇澜宫的妈祖巡游、高雄的元宵灯会,反映出两岸歌颂着共同的英雄、供奉着共同的海神、庆祝着共同的节日。此镜头下的内容( )
①体现了两岸拥有共同的文化基因②说明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③展示了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④说明我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坚持 ,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
A.自力更生
B.自主创新
C.改革开放
D.艰苦奋斗
11、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这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
A.选举民主
B.协商民主
C.民主决策
D.民主管理
12、中国政府网连续八年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2021年有近1200条有代表性的网民建言转给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这说明了( )
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公民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3、2023年11月消息,香港535名拒绝宣誓效忠香港特区以及《基本法》的政府雇员已经全部解聘。香港特区政府要求政府雇员宣誓、是基于《基本法》和国家安全法的规定,显示了香港特区政府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决心和态度。对香港政府解聘政府雇员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反华势力分裂国家统一的行为
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③这是践行“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原则的具体体现
④这是确保香港能完全自治,长期稳定与繁荣的重要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作为中国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每年都为促进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逾400家世界500强以及国际龙头企业线下参展,整体国际化率达到20.8%……这体现了( )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③国际新秩序的形成④我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有商有量,重情重义。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一步步走深走实、硕果累累,不仅推动了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也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这说明我国( )
①面对全球性问题,不推诿、不逃避
②身体力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展现大国担当,助力世界和平发展
④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谋求自身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不用上传各种证件,办理还特别快,对我们上班族太友好了。”市民丁先生办完事后感慨道。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政府这一举措( )
①提升办事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②回应群众诉求,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③激发民众热情,积极行使民主权利④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所有事项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2023年3月10日上午,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这充分说明( )
①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②宪法宣誓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规定了所有国家问题
④党中央坚持依宪治国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下图表明了,我国党和政府( )
①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
②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下列关于共同富裕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
②共同富裕要求人们消除收入差距
③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
④把“蛋糕”做大做好是共同富裕的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22、社会生活中需要参加投票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选民甲:谁当选都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选民乙:谁能带来好处,票就投给准。
选民丙:谁弱势,票就投给谁。
选民丁:谁有能力,票就投给谁。
请你对上述说法进行辨析。
2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党领导人民向着中国梦进军的大时代中,人人都有奋斗的舞台,人人都是剧中的主角,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这是信仰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1)刘永坦、钱七虎的追梦历程带给我们哪些启迪?
(2)有人说,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2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5、 1981年,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成绩。38年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奧运会三大赛事中屡创佳绩,形成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请根据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女排精神”也是什么精神的体现?它的内涵是什么?
26、(11分)【走进法治 探究实践】
探究一:在宪法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00多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近9000件。
探究二:从长期看,要把反腐纳入法治轨道,建立制度限制,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也不愿腐败。“吃空饷”“红包”“奢靡”……在不久的将来,涉及这些问题的领导干部,或许受到的不仅仅是党内处分,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最终走向都是法治反腐。
探究三: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摘要)
探究四: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1)从数字中看我国法治建设,从中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2分)
(2)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3分)
(3)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为什么对政府提出上述要求?(3分)
(4)读了上述材料,你打算怎样做一个法治社会的公民?(3分)
27、依法防控厉行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坚持依法防控,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必须厉行法治,发挥法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1)“坚持依法防控,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
(2)“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必须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28、2018年8月17日至19日,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我军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下大气力解决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矛盾问题和短板弱项,把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把我军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新时代实现强国强军目标,为什么必须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准备为强军建设做些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