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说:“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
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努力增进民生福祉
B.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共建美丽幸福家园
2、为了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必须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下列选项能完整准确体现这个意思的是( )
A.奉法者强则国强
B.法令者,民之命也,治之本也
C.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D.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3、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者,改革开放数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的发展达到崭新高度。下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这些数据充分说明( )
时间 | 中国GDP总量 | 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比重 | 中国人均GDP总量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79亿元 | 1.7% | 381元 | 171元 |
2012年 | 538580亿元 | 11.3% | 38420元 | 16510元 |
2021年 | 1143670亿元 | 18% | 80976元 | 35128元 |
(注: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②我国经济由高质量发展转向高速度发展阶段
③新时代十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④人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共同富裕已完全实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面对下图中所反映的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 )
A.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C.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D.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5、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以下时间轴中排序正确的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下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相一致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见利忘义,见危不扶
③一诺千金,言而有信④善与人者,天随人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奋斗中形成了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抗疫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告诉我们( )
A.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B.民族精神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C.民族精神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D.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
8、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各国应( )
①互相尊重②交流对话③独立发展④平等相待
A.①②⑧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面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近年来我国制定或修改了网络安全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诉讼法等。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
①良法应当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②完善了法律制度,也就等于夯实了法治基础
③良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社会正义的要求
④建设法治中国要让人民群众因法治进步而不断增强幸福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观察下列图表,你能从中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
A.取得重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改变了基本国情
C.经济增速稳定,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D.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11、下列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古诗是( )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B.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今年以来,辽宁省委老干部局开展“讲述六地故事点亮红色辽宁”主题活动,此举有利于( )
①助力东北振兴 ②坚定文化自信
③深化两岸发展 ④提供精神支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新闻解读与时事新闻相匹配的是( )
序号 | 新闻事件 | 新闻解读 |
① |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 保障粮食安全 |
② | 洪都拉斯与台“断交”,中国同洪都拉斯建交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③ | 外交部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 | 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
④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 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为了实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国家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在一起,作为战略任务统筹部署,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提升教育质量 ②建设创新强国 ③培养创新型人才 ④增强综合国力
A.①→②→④→③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15、2023年9月21日15时48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开设“天宫课堂”( )
①提高了教育普及程度,促进了教育公平②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创新热情
③展示了中国科技实力,增强了民族自信④旨在鼓励广大青少年从小投身航天事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由此可知中华民族精神( )
A.有凝聚力和生命力
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C.以团结统一为核心
D.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17、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战略目标中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
①加强企业和大众知识产权保护,为全社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②坚持共享、协调的发展理念
③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④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某同学展示了下图关系,下列选项符合该图关系的是( )
A.①严格执法②公正司法
B.①中国道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①中华民族精神②载人航天精神
D.①新发展理念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9、2023年5月1日,《广东省关于香港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的管理办法》对外公布。政策实施后,香港居民驾车往来粤港两地更为方便、更为自主。此举( )
A.有利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B.有利于促进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C.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体现全体香港居民对和平统一的政治认同
20、我国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显著,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空间站全面建成;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福建号”航母下水;自主设计的“华龙一号”核电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对这些内容的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 )
A.大国重器,自主创新
B.中国科技,世界领先
C.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D.改革开放,强国富民
21、 有同学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已经发挥重要作用,现在民族精神已经不适应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要求了,不需要传承和发扬了。
请你加以辨析。
22、在“天宫”“蛟龙”“天眼”“墨子”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取得了大批创新成果。
有人说“创新是青年科技人才的事情,离我们很远。”请评析这一观点。
23、 材料一:
全国老年人口增长情况(含预测)
材料二:“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色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生育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
(2)针对材料二,有同学认为:只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0月20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经验、准确体察中国国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同时为“十四五”以及未来15年中国发展把脉定向。在此之前“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了大范围的网上意见征求活动,数以万计的各界群众积极参与。这是对互联网时代公众网上参与政治的一次热情呼应,也成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务实尝试。
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发展图景跃然纸上,未来中国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思考逐渐清晰,方向更加明确。
(1)请你将漫画中时间表对应的奋斗目标继续补充完整。
203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公民应该怎样参与民主生活?
25、 首届世界5G大会消息,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来自我国企业的占34%,居全球首位。随着5G的到来,人工智能将会给人们带来新体验,更快的数据下载速度意味着会有更多功能被开发拓展出来,家里、交通、工厂一切都会改变,5G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生活蓝图。
请谈谈对创新的理解与认识。
26、 习主席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1)为什么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怎样建设创创新型国家?
27、【中华文化 价值追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吹响了文化艺术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
(1)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
(2)中华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
(3)新时代我们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8、【关心国家大事 共创美好未来】(9分)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习总书记指出,要“苍蝇老虎一起打”,任何人都不得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材料三:两会中,关于教育、医疗、就业、食品、住房、收入分配、交通等问题一直都是十分关注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多项举措,民生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1分)它的总目标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体现了教材的哪些知识观点?(2分)
(3)我们青少年该怎样落实材料一、二中体现的法治精神?(2分)
(4)结合材料,谈谈党和政府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2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