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来,广东通过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掀起政务服务“指尖革命”,例如政府可以利用大致据分析技术,对公众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前做好服务准备,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由此可见( )
A.公民应依法参与民主生活
B.政府减轻了工作任务
C.杜绝了工作人员贪污腐败
D.政府创新了服务方式
2、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这说明自信的中国人( )
A.对发展有信心
B.对国家有认同
C.对文化有底气
D.对梦想有追求
3、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因为民族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②是当前我国的工作中心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④是激励中华儿女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北斗全球组网就此完成。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说明( )
A.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石
B.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C.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获取核心技术
D.我国已发展为世界科技强国
5、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空间上不是封闭的,在时间上不是停滞的,是一个鲜活有机、不断吸纳的生命系统。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D.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7、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50名优秀少年的先进事迹。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探索科学奥秘、热心公益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这种活动( )
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只是“一阵风”,难形成长期影响
③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法律标准
④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对下列中国传统美德解释正确的是( )
①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孝亲敬长,仁爱兄弟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③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互帮互助,和睦共处
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以下是某校学生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所做的笔记。如果给这几则笔记确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A.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B.信仰照亮征程,奋斗凝聚伟力
C.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接续奋斗
D.百年栉风沐雨,百年砥砺奋进
10、对如图漫画分析正确的是( )
①公民要增强民主意识,珍惜民主权利
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丰富多彩
③民主应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④公民要增强分析判断能力,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以下同学关于我国发展目标的讨论,正确的有( )
①小力:“2020年我国实现的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
②小华:“建党100年时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③小山:“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小芸:“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将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年密云区加速推进最后1.6万户的“煤改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确保在“煤改清洁能源”收官之年密云区基本实现“无煤化”供暖,在提升民生温度的同时助力密云区绿色发展。这体现了( )
①爱护地球生命家园,坚持保护生态环境 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资源开发优先
③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利用占有资源 ④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为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下列举措及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发展“互联网+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
②企业重视研发→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共享发展成果
③支持落后地区→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④扶持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4、2023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对此,国家应该( )
①国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青年人的创新活力;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外国人才的引进; ③给予青年科研人才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 ④营造有利于青年人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下列对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B.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C.教育是提高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D.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16、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2023年,我国一批新的法律开始施行:黄河保护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修订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这体现了( )
①要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②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④良法要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当今世界格局仍处于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欧美强国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这段话表明当今的世界发展趋势是( )
A.经济全球化
B.文化多元化
C.对抗激烈化
D.世界多极化
18、事业在承前启后中推进,目标在接续奋斗中实现。“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处的内容是( )
A.完全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成为主导世界发展进程的国家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官不私亲,法不遗爱——《慎子·君臣》”反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20、杭州亚残运会上,让残疾人畅通无阻的无障碍设施,智能导盲犬、智能仿生手、全碳纤维电动轮椅等,以科技的底色,将“有爱无碍”进行到底。这诠释了中华民族( )
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D.“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的价值观念
21、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故事”的主讲人,习近平总书记让全世界看到一个活力盎然的创新中国。
判断: 。
理由: 。
22、 为配合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泰州市将对驾乘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依法“开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泰州市《关于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实施时间和范围的通告》,从2020年8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头盔,违反本通告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之规定,处警告或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有人认为:“只要加大对驾乘电动自行车的检查处罚力度,人们就会自觉佩戴头盔。”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3、判断说理
(1)就A市面向公众征求“十四五”规划建议一事,某市民认为“此事与普通老百姓无关”。
判断:
理由:
(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工作学习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等智能工具,因此有些人认为汉字书写的美观和规范已经无足轻重。
判断:
理由:
24、请你填写(12分)
(1)我国的制度是 。
(2)我国的根本政治是 。
(3)我国的基本经济是 。
(4)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是 。
(5)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 。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25、新闻选摘:公共自行车方便了市民绿色出行。2014年9月30日,根据市财政局下达的政府采购计划,市交通运输局就大市区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项目进行公开招标。2015年1月5日下午4:09,记者在盐城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从系统上可以看出来,在这一秒,盐城市区正有1546人在正在骑公共自行车。
请你来分析上述新闻体现了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哪些知识?(6分)
26、【我的梦 你的梦 中国的梦】
国家发展“时光列车”车票:
请运用所学知识完善“时光列车”车票:
①中国梦是什么?
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③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27、根据时事,回答问题。(6分)
两会上,生态保护、美丽中国、雾霾治理等总是提及频度最高的热点之一。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
长春市全力推进城市绿化、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让绿色宜居“森林城”的构想逐渐成为现实,一个美丽的长春正迎面走来。
(1)上述举措表明我国在落实哪一项发展战略?(1分)
(2)我市做法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哪一特征?(1分)长春市正在积极建设哪两个类型的社会?(2分)
(3)为建设美丽长春,我们青少年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2分)
28、阅读课本P20第一节,辩证看待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现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