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对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 )
①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②绿色转型,不产生任何废物
③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④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2023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393元,同比名义增长5.4%。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激发群众劳动和创造活力
②经济增速稳定,解决群众所有生活难题
③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
④坚持平均主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 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
A.公平与正义
B.和平与发展
C.开放与共赢
D.民主与自由
4、下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部分法治进程。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023.10.24日,依据宪法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311人提出的586条意见,另收到来信6封。社会公众对加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据上述材料,《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说明的道理有( )
①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
②《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体现了全体公民的意志
③我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实施所产生的社会作用有( )
①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
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④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从法律内容与公民的关系角度看( )
①《爱国主义教育法》规范公民行为,为公民爱国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②公民要遵守《爱国主义教育法》,维护《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权威
③公民应该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
④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网路诈骗行为的处罚力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今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小刚举报泄露国家军事机密的行为
B.小钱利用网络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
C.小赵成功劝阻了一起野外放生巴西龟的行为
D.小李及时抓拍军车发到朋友圈获得多人点赞
7、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第九次“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此举旨在( )
A.保障公平,完善民主选举
B.反映民意,推进民主管理
C.听取民意,扩大民主权利
D.集中民智,推动民主决策
8、2023年11月消息,香港535名拒绝宣誓效忠香港特区以及《基本法》的政府雇员已经全部解聘。香港特区政府要求政府雇员宣誓、是基于《基本法》和国家安全法的规定,显示了香港特区政府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决心和态度。对香港政府解聘政府雇员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反华势力分裂国家统一的行为
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③这是践行“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原则的具体体现
④这是确保香港能完全自治,长期稳定与繁荣的重要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政府完善三孩生育政策( )
①能够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 ②表明计划生育国策已经改变
③能够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 ④能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多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镇在福建对口帮扶下,昔日的“干沙滩”变成如今的“金沙滩”。闽宁镇走向全面小康的变迁,是“闽宁一家亲”的真情见证,也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上述材料说明我国( )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区域合作
④消除民族差异,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正确的是( )
①高某给相关部门写信反映道路两旁乱停车问题——民主协商
②王某作为业主代表参与小区停车场重建听证会——民主决策
③李某通过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给市政府工作打了“好评”——民主监督
④张某当选县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公园内,参加义务植树的市民忙得热火朝天。每年春天,我国从南到北渐次掀起造林绿化的热潮,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
①说明我国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威胁生命安全②是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③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途径④有利于增强生态意识,凝聚植绿护绿的磅礴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梦想任重道远,需要亿万中华儿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齐心协力,把蓝图变为现实。为此,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做到( )
①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②为了中国梦,放弃个人梦
③个人梦要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④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党和政府坚持以(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A.人民
B.国家
C.公民
D.军队
15、两会之前,小福通过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对污水排放问题治理提出自己建议。这说明( )
A.互联网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公民民主决策的能力越来越强
C.网络让人民享有的权利越来越多
D.公民行使民主权利渠道不断拓展
16、“如果德治不举,人心不稳,法治就会千疮百孔;而法治松弛,惩恶不力,德治也会破堤而溃。”这说明(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法治滋养道德精神,需要强化法治的教化作用
③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法律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
④道德滋养法治精神,道德对法治文化有支撑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老板拖欠小张的工薪拒绝支付 | 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 |
② | 小林发现政府某局长收受贿赂行为及时举报 |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
③ | 小吉和台湾友人深入交流妈祖文化和关公文化 |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
④ | 餐馆老板不给顾客开发票改送饮料 | 逃避依法纳税的义务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6年来首次修改的《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制度,规范经济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绿美广东样板。以上材料说明了广东省( )
A.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生态文明提供可靠保障
B.坚持以保护环境为中心工作,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C.坚持经济优先、生态让步、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D.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绿色发展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9、坚持 ,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
A.自力更生
B.自主创新
C.改革开放
D.艰苦奋斗
20、“天津妈妈”和“新疆娃”结亲助学活动已连续开展17年,截止今年,已有1300多位“天津妈妈”和爱心企业家与一万多名来天津读书的新疆班学生结对认亲,助力2800余名学子完成大学学业。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政治权利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____)
22、 2018年5月1日,在杨凌开往兰州西的D2569次列车已经停止检票并关闭闸机时,迟到的罗某跳过护栏欲强行进站,在遭到乘务人员阻止时辱骂、撕扯、推搡工作人员,造成工作人员软组织损伤。后来警方对他扰乱站区治安秩序的行为,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行政处罚,同时,铁路相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将其纳入失信人员黑名单,180天内禁止其乘坐火车。
请运用所学知识,任选一位同学的说法予以评析
23、辨析:当今社会贫困多,加大扶贫可摆脱。
24、【安全成长】(6分)
材料一: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6人死亡24人受伤。2014年12月31日,上海黄浦区外滩,发生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材料二:中国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也受到影响.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内遭遇过意外伤害;39.8﹪的留守儿童感到孤独;
材料三: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1)踩踏事故的发生,你有哪些警示?(1分)据你观察校园中还有哪些安全隐患?(1分)
(2)留守儿童的哪些权利得不到保障?(1分)说明什么保护没有到位?(1分)
(3)为什么说教育是百年大计?(2分)
25、(9分)材料一:“没人上街,不代表没人逛街”,这条几年前的中国网购广告语,至今仍然生动贴切。2014年11月12日零点,阿里巴巴“双11”成交总额锁定在571.12亿元,新的网上零售交易纪录诞生。
材料二: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千千万万的市场细胞活跃起来”,“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让草根创业蔚然成风、遍地开花”。“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1)2014年的阿里巴巴“双11”成交额再次刷新纪录,这说明网络具有怎样的作用?(2分)
(2)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4分)
(3)为使“草根”创业蔚然成风、遍地开花,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应该怎么做?为什么?(3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9月24日,沈阳市大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餐厨垃圾处理科普基地人群攒动。讲解人员介绍:“按照每人每天生产1公斤的生活垃圾,沈阳市每天能生产8257吨的生活垃圾,如果全部用于焚烧发电,可以产生216.7万度的绿色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还能转废为宝。”
据估算,每年我国浪费的食物相当于3.5亿人一年的口粮。大量食物的浪费会加剧粮食资源的紧张,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违背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不利于建设①型和②型社会。
(1)阅读材料一,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还能转废为宝,这体现我国坚持的哪一项基本国策?
(2)请你将材料一中的①和②处补充完整。
(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2020年新冠肺炎来势汹汹,迅速席卷全球,美国成为重灾区。截止到2021年2月19日09时47分,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28514177例,累计死亡病例504794例。
(4)材料二中提到的新冠肺炎属于九下教材中的人类亟待解决的哪种全球性问题?
(5)抗击这场全球性疫情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6)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关心共同命运”的角度谈谈看到饱受疫情折磨的美国人民,你有何感想?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1)【请你介绍】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请你分析】为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我校正在开展“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3)【请你谈谈】请谈谈“切实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是怎样做的。
28、要说2018年全国“两会”的热词,“法治政府”无疑是其中之一。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就在于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政府越是带头厉行法治,全社会就越会信任法治、践行法治。
(1)法治政府的含义是什么?
(2)政府严格依法行政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厉行法治,请提出你的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