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部连续10年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连续8届组织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微视频征集、法治实践、演讲等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通过学习宪法,下列同学的发言正确的是( )
①宪法赋予我权利,行使权利应遵规②宪法规定我义务,履行义务是天职
③宪法意识我树立,违法行为必刑罚④宪法尊严我维护,践踏宪法敢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这一主题,公民应该( )
①追求美丽,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②低碳生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③绿色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工具④讲究卫生,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12月,民政部发布《2022年度国家老龄化事业发展公报》,截止2022年末,全国65岁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4.9%,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而早在2019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更是滑入了1.5的“高度敏感警戒线”,此后持续下滑,2022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09,远低于国际上2.1的更替水平。对此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
A.我国老龄化加剧→人口结构失衡→应及时废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我国老龄化加剧→出现大量的人口流动→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C.我国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人口素质得到了提高→人口数量实现均衡
D.我国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人口出现负增长→完善计划生育配套支持措施
4、“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须;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 )
①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③法为治理国家之重器,法治之力量优于德治
④德为准绳有规范作用,法为基石有教化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5、中学生小福在浏览当地政府网站时,发现部分内容长时间没有更新,他及时向政府网站提出意见和建议。下列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
①小福是未成年人,不具备向政府提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②能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具有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
③具有较强的网络学习能力,但缺乏理性判断能力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B.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C.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意向成交额735.2亿美元
D.2022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57倍
7、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这突出体现了自信的中国人( )
A.对国家有认同
B.对文化有底气
C.对发展有信心
D.对和平有渴望
8、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下侧漫画反映出公民在积极参与( )
A.民主选举
B.民主监督
C.民主管理
D.民主决策
9、下图是燕燕同学总结的我国人口政策变化情况。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调整( )
①是立足人口国情,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的需要
②说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③是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以下选项中,通过材料不能得出该结论的是( )
A.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心系突区群众,中央部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科学指挥,人民子弟兵上演“生死时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白衣战士英勇逆行救死扶伤,兰州一家企业为受灾群众送来免费牛肉面,河南聋哑妈妈为灾区群众免费剪发,社会各界纷纷捐助物资善款……——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B.龙泉驿区对口帮扶甘孜县以来,实施一系列项目,发展高原产业,助力民生事业,为甘孜注入自我发展能力。——消除民族差异就一定能促进共同富裕
C.改革开放以来,“三包”(农牧民子女包吃、包住、包学费)政策、组团式教育援藏等重大举措助力西藏教育不断发展——我国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D.新疆和若铁路正式通车,这将进一步完善新疆铁路网结构,极大便利沿线各族人民的出行和货物运输,带动沿线资源开发——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11、下列句子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的有( )
①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进行具体部署。要求必须持续压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加快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发展步伐,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让脱贫群众生活越过越红火。中央将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是因为( )
①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②我国贯彻共享的发展理念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支持中方此举的理由( )
①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②核废水会造成海洋污染,加速全球生态危机
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④人类要敬畏自然、保护海洋,坚持可持续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轨介绍了问天实验舱基本情况和植物生长研究项目,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趣味实验。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生动的科学课堂,顺畅的天地互动,实时的全球直播,中国航天向世界彰显着中国自信,也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撒播了科学的种子。这表明( )
A.我国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创新强国
B.科技进步促进国家发展,创新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C.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D.创新应该成为青少年的唯一追求,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15、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空间站叫“天宫”、导航卫星叫“北斗”、科学卫星叫“悟空”,月球探测器叫“嫦娥”、火星探测器叫“天问”……每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这些响亮的名字彰显了( )
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②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③中华文化终将成为世界上最靓、最优秀的文化
④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中学生小李是个时政爱好者,他对以下时政信息的解读,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立“躬耕教坛”之志,走“强师赋能”之路,重庆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服务教育强市建设——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C.回望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从钱学森、黄旭华到屠呦呦、南仁东,昭示着科技工作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毅和坚韧——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D.植保无人机从农田上呼啸而过,高效完成病虫害防治作业;在智能显示屏上按下按钮,自动流水线播种机就可完成撒底土、播种、浇水等工序……一亩智慧农田可“藏”数十种高科技——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17、“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些名言共同表达的主旨是( )
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
B.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
D.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18、如图警示我们( )
①要树立维护国家安全意识 ②要积极检举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③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④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时,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方重视美方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有关积极表态。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这体现了( )
A.外部势力是阻碍我国实现完全统一的最大障碍
B.“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保持了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C.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D.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20、如图反映出(注:2022年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速为1.9%,农村居民实际增速4.2%。)( )
①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无法共享成果
②我国与发达国家各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③2021-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长
④2021-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国务院扶贫办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
判断(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
22、科技部联合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北京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等研究制定了《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 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系统布局科技冬奥重点任务,助力冬奥筹办各项工作。看了冬奥会的相关视频,感受了祖国科技的力量后,小明感慨道:“近年来,我们国家高科技成果很多,因而我们不用再花太多心思去进行科技创新啦。”
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
23、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请指出我国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的三个阶段。
中国梦,人民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三个“共同享有”,激发起人们实现梦想的无限期待。
(2)有同学认为,只要凝聚中国力量就能实现中国梦。请你评析。
24、(国家.治理)
材料:2019年1月起,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全面实施,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法规 | 主要内容 | 体现的教材知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起征点调至每月5000元,纳税人还可享受6项专项附加扣除。 | 坚持 ① 的发展思想。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 买水军刷好评、删除消费者给的差评,过去是一些电商卖家常见的行为。如今这种被消费者强烈谴责的行为随着《电子商务法》的实施,将会受到法律的制约。 | 这体现了法律和道德的联系是 ② 。 |
《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 | 鼓励试点开展定价网络听证会,规范听证参加人产生方式,保证决策方集中民智科学决策,避免消费者“被代表”的情况发生。 | 通过 ③ 的方式,使公民正确参与政治生活。 |
(1)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中划线部分内容,写下来。
(2)我国多部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全面实施,充分说明我国选择的什么道路?请写出这条道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现实意义?
(3)我们国家不仅重视法治建设,还在不断加强民主建设,请写出我国加强民主建设的形式和制度主要有哪些?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温暖人心的时代答卷: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全方位跃升;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打造 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理制度逐渐健全。
(1)请将划线部分补充完整。
(2)材料说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由此可见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什么?
26、【创新发展 引领未来】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自主创新才是摆脱受制于人的最好方式。2020年中国科技干劲足,活力强。在世界科技舞台上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首次探测火星、长征五号火箭一飞冲天、雪龙二号勇登南极、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等”。“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惊艳世界,赢得了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认可。
(1)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2)建设创新型国家刻不容缓。为此国家必须坚持什么战略?
(3)请你说一说,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27、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历史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根基命脉,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营养,为培根铸魂厚植了历史底蕴。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切实担负起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为推进强国强军伟业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请问我们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28、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指明方向。
“学习二十大,奋进新时代”请你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就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献计献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