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巍巍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整个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4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保护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
③这符合良法之治的法治基本要求
④这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 )
①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②把合作共赢理念放在首位
③增强信心,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
④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3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2周年纪念日。完成下面小题:
【1】几十年来,国家为西藏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如中央政府主导经济发达地区对西藏的对口支援,使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上述举措有利于( )
①保证西藏地区的高度自治②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消除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④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2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这说明( )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民族政策成效显著,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③搞好民族团结是党的奋斗目标④我国各民族实现了同步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①生产发展 ②生活安定 ③生态良好 ④生活富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下列对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B.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C.教育是提高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D.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6、近期,新疆海鲜陆续丰收,本地产的三文鱼、高白鲑等水产品也成为“新宠”,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目前,新疆螃蟹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代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新疆海鲜产业的成功( )
①可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②消除了新疆与发达省市之间的差距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④增强了新疆人民创业、就业的热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二0二四年新年贺词提到“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之所以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 )
A.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C.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
8、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下列选项中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B.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C.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所以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
D.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9、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下列对“一国两制”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②“一国两制”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④“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23年以来,安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4.4万辆,每销售100辆汽车,就有近40辆是新能源汽车……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加速增长,越来越多安徽新车主将目光对准“绿牌”。新能源汽车在安徽销售火爆( )
①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宣传和推广②说明安徽人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③消除了汽车行业带来的污染问题④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绿色转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 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
A.公平与正义
B.和平与发展
C.开放与共赢
D.民主与自由
12、下图是2023年我国发展的部分目标,这些目标安排( )
①符合现阶段我国发展实际和需要
②说明我国已经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表明我国缩小区域差距,推进共同富裕
④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载人航天三十年,筑梦太空新高度。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在世界航天领域树立起了崭新标杆,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同时也积淀形成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由此可见( )
A.载人航天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B.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我国加快科技创新,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D.弘扬航天精神是传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14、从右边方框内选出与左边方框内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依次排序准确的是( )
1.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3.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4.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 a.民生b.改革开放 c.人口d.共同富裕 e.资源f.创新 g.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
A.b→e→f→d
B.d→c→a→g
C.g→d→f→b
D.g→a→c→f
15、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会议还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自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 )
①确定该法的核心地位
②凝聚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③明确时代精神的核心
④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有利于( )
①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
②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③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
④扩大我国的领海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下图表明了,我国党和政府( )
①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
②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0年9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中欧领导人确认,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目标。此新闻事件反映了( )
A.国家之间只需加强合作无需竞争
B.加强交流沟通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C.各国日益加强合作井赢共同发展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领导角色
18、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探讨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等重大问题,以维护和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C.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D.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19、5月,巴彦淖尔市政府为解决政府所在地的公共交通问题,面向市民开展问卷调查,希望广大市民就发展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提出合理化建议。下列是部分市民调查问卷中的内容,其中依法行使公民建议权的是( )
①不满足百姓的出行愿望,就到市政府静坐抗议
②对线路少、车辆不足的问题,利用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③针对公共交通网络规划和布局提出合理化建议
④建议政府设立公交专用道,并保证公交车优先通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培养和锻炼意志要( )
A.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B.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
C.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锻炼
D.善于管理自己
21、有人认为:“向国家机关部门提建议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请你辨析这个观点。
22、厉行法治是政府的事情。
判断:
理由:
23、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山东舰”交付海军,5g商用加速推出,中国高铁速度不断刷新……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发展科技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24、“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核心。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25、青少年如何实现中国梦
26、党的十八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材料一: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严重暴力恐怖案件,造成近30人死亡,150余人受伤。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一起恐怖爆炸案,造成39人死亡,94人受伤。5月27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召开公开宣判、逮捕和刑事拘留大会,依法严惩一批暴力恐怖犯罪分子。
材料二:罗阳,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董事长,也是我国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为实现航空远大理想无私奉献,坚持自主创新,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罗阳身上最受公众敬佩的精神品质是:默默奉献、持续坚守、敢于担责、将国家发展内化为个人使命,这是“罗阳式奉献”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精神品格。
材料三:2014年2月13日40分,在北京打工的石芳丽骑电动车不小心撞倒了76岁的老人韩健。事发后,石芳丽主动承担全部责任,并辞了工作,专心陪护老人。女孩的举动感动了韩大爷一家人,韩家不再向石芳丽追责和索赔,并帮助石芳丽找了一份新工作。一个主动担责,一个宽容以待,一老一少的良心互动,解答了“扶不扶”这道现实的选择题。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分)
(2)谈谈你对材料二“罗阳式奉献”核心内容的认识。(4分
(3)谈谈材料三“一老一少的良心互动”对我们的启示。(4分)
27、 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土的讲话》。文章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史大贡献。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
(1)你觉得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2)为确保如期打赢个面脱贫攻坚战,请向当地政府提出你的建议。(三点即可)
28、【培养良好品质,促进健康成长】(26分)
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品质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青少年学生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锤炼高尚品质,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促进健康成长。
学会交往
亲朋好友、同学师生,熟悉的人、陌生的人……我们生活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在这些基本原则中,你做的最好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2分)并请分享一下你的具体做法。(4分)
【学会拒绝】
最近,我发现班里小林同学有吸烟、看暴力、色情小说和经常出入网吧的现象。而且小林还约我一块去网吧,我应该如何拒绝他?
(2)我可以这样拒绝他:
。(6分)
【学会坚强】
(3)人生难免有挫折。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应该做到
。(8分)
【学会担责】
责任是一种心态,一种气魄,更是一种品质。青少年要勇担责任,激发出生命的力量,焕发出人生的精彩。
(4)请你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承担责任?(提示:从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等, 任选3个角度作答,共6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