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以下小静制定的低碳行动四种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方案一:学习垃圾分类回收知识
B.方案二:选用可再生的材料制品
C.方案三:养成物尽其用文明习惯
D.方案四:少量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2、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指的是( )
A.要追求绝对平等
B.要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对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
3、9月6日,为期3天的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落下帷幕,智博会已经成为重庆建设”智慧名城”的靓丽名片和展示窗口。小谈同学参观智博会后记录了以下镜头并进行解读,其中正确的有( )
①一款智能“防跌衣”通过芯片感知,在人跌倒时及时激活衣内的压缩气泵充气,以起到保护作用——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
②智博会中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融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各大高校学生团队带来的自主研发科研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我国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④长安、鑫力斯等81家链长链主企业齐聚一堂,演绎数学赋能百业——企业是推动创新的生力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党的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的指示批示,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新时代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利于( )
①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帮助中国迅速建设成为法治强国
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④为全面小康的实现提供思想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扩大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
③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这句话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 )
A.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B.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C.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7、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A.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说明农村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C.有利于推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同时富裕
D.保障村民自治,坚持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2023年10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下列举措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是( )
①转化社会主要矛盾,突破利益固化
②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④促进发展,要把高速增长放在首位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 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
A.公平与正义
B.和平与发展
C.开放与共赢
D.民主与自由
10、第78届联合国大会近日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 )
A.折射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表明中华文化开始引领世界主流文化
C.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
D.表明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日渐消除
11、对右框的时事进行归类,最适合的主题是( )
★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 ★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发出祝贺强调,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
A.敬老爱老扬美德
B.乡村振兴促和谐
C.人民至上增福祉
D.中国腾飞启新航
1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关于新时代,下面四位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国庆: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已经走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强哥: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正聚力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民声: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④富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建设法治中国,必须要努力( )
①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②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普遍拥护
③使每一位公民都参与民主选举生活④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从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四个方面作出部署,为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指明了方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基于( )
①我国的民主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民主
②我国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我国民主的本质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我国的民主是保障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民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说明( )
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过时 ②党和政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人口问题已成为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有人说:“我就是我,没有人能够替代。”西方哲人也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方面告诉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 )
A.要学会独树一帜
B.生命是独特的
C.要学会长善救失
D.明确舍我其谁
17、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我国三军仪仗队列队在机场迎接与会贵宾,体现了我国( )
A.经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B.文化软实力逐渐增强
C.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D.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8、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要理解国家制度,了解国家机构的性质与职责。下列图示理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19、改革开放的生命是 ( )
A.共享
B.创新
C.协调
D.绿色
20、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某校师生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以期盼和喜悦的心情观看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聆听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B.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C.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D.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21、 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组建;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火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从拥有第一辆自行车,到如今通过手机就能叫到网约车......人们感受着交通方式的巨大变化,享受到越来越便捷的出行服务。面对这一巨大变化,学生小强和小军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请你参与并进行辨别与分析。
22、 我国各民族之间互不往来,各自发展,才相安无事。
请你辨析这一观点。
23、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临近,会徽“冬梦”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在评论区写道,会徽“冬梦”设计充分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请你运用学习的相关知识,对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4、 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某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责任教育”活动。事前进行了一次
问卷调查(见下表)。
参加项目 | 情况统计 | ||
从未做过 | 偶尔会做 | 多次做过 | |
给希望工程捐款,帮助贫困同学 | 90% | 10% | 0 |
义务植树,义务劳动 | 79% | 20% | 1% |
外出旅游时找不到垃圾桶,会自觉带走垃圾 | 78% | 22% | 0 |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调查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1分)
(2)不负责任的行为承担什么后果?(1分)
(3)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分)
25、2017年,孙政才、王三运、项俊波等近20名中管干部被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百名红通人员”已到案51人。截至12月22 日,落马的省部级以上高官有39名,其中包括副国级官员1名,正部级官员9名。据此,请回答:
(1)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其基本要求如何?
(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26、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及时、准确、有效地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增强各级党委政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和成效,真正激发活力、推动发展。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2)结合所学,分析“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提出的理论依据。
27、材料一: 新闻调查“2017 年,你最缺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受访者回答的最多的是“缺钱”、“缺车”、“缺房”.....
材料二: 国企是共和国的“长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材料三:“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指出: 到2020 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简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国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团。
(1)村料一中,老百姓口中的“缺”,反应了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 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国企是共和国的‘长子’”的认识。
(3) 结合材料三,请从经济角度,分析我国扶贫的制度优势。
28、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1)请写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2)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请你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3)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你将如何投入到和谐社会建设中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