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 )
A.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和关键抉择
C.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D.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2022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他强调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源于改革开放是( )
①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②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④民族进步之魂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这些材料说明我国
A.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B.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难以改变
C.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D.资源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4、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2023年生态环境部将在保蓝天、护碧水、守净土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下同学的看法正确的是( )
A.“绿色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B.“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
C.“国家通过立法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我国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拯救保护,大量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率提高到74%,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2022年我国在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功能良好的区域新设立一批国家公园。这说明我国( )
A.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C.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D.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6、美军频繁作出一系列行动,企图挑衅中国底线,进而升级南海局势。这警示我们( )
A.中美对峙的世界两极格局已完全形成
B.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C.霸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D.中国是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7、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下列说法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新农村建设,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 |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
②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苑区,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路径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好核心引擎作用。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④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行示范区,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路径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好核心引擎作用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古代经典《论语》《孟子》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感受得到。这表明(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
C.优秀文化作品中必定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需要通过阅读经典作品
9、从农村的“厕所革命”到城市的垃圾分类,从加强食品安全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攸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小事都摆上了中南海的议事案头。从中可以感受到党和政府(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彻底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④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同步富裕的方向前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近年来,临夏州大力实施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草原和湿地资源保护修复等工程,来临夏境内过冬的候鸟种类和数量逐年上升,由2019年的2.2万余只增加到如今的3.5万余只,勾勒出人鸟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这说明( )
A.临夏州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中心工作
B.临夏州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C.临夏州湿地保护等各类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
D.人类可以征服和改造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
11、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此,长三角地区要( )
①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 ②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③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同时富裕 ④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环保和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弘扬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 )
①坚定自己的理想,不顾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
②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走各族人民同步富裕的道路
③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日前,习近平主席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峰会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国家全面合作规划纲要》和《深化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文件》,中方有关部门同阿方以及阿盟秘书处还在共建“一带一路”、能源、粮食、投资、绿色、安全、航天等领域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这些累累硕果说明( )
①中阿在努力扩大利益交汇点,谋求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②中国在为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
③中阿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注入巨大积极能量
④中阿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4、“您好,您反映的学校附近非法经营网吧问题已处理完成,现该网吧已被依法取缔。您对我们的处理结果是否满意?”中学生小泽接到了大连市政府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回访电话。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大连市政府已建成法治政府
B.公民参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C.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不断完善
D.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5、下侧漫画(东、西部地区)所示现象,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是( )
A.区域发展不平衡
B.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C.城镇化水平不高
D.地势、地形差异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依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有同学认为,厚植爱国情怀,只需要加强道德修养,没必要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对此,你的观点是( )
A.赞成,国家和社会治理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B.赞成,只要不违法,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C.不赞成,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D.不赞成,我国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一直追求良法之治
【2】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 )
A.中华民族精神
B.实现伟大中国梦
C.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D.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7、2022年深圳学位建设扩容提质驶入“快车道” (如下图) 。 由此推断深圳市( )
2022年深圳市基础教育情况
A.实现了基础教育质量大幅提升
B.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坚持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取得重要进展
18、11月26日—2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首届教育局长高峰论坛”上表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我国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是因为( )
A.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获得巨大发展
B.人才是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C.促进教育公平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D.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19、下图中国之重器的一个个寓意深刻的名字( )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特点
②说明中华文化在中外文明交流中汲取营养
③蕴含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④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 )
①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②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③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④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美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据此,有同学认为:“既然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改善,为发展经济而暂时牺牲一下生态环境也可以理解。”
请联系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王磊认为,发展经济必然会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解决污染防治问题又会限制经济发展。所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要金山银山,就顾不了绿水青山。
判断:______
理由: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鼓励学校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
对于开展劳动教育,下面两位同学各自发表了看法。对此,请你辨析。
2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的中国梦,必须要建设一个稳定有序、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必须从加强法治、推进法治入手。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法制建设既是重要内容,也是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壮美蓝图,顺应新要求,把握新机遇,法治中国建设进入新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我国要加强法治建设?
25、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随着消费选择的多样化,中学生消费意识逐步增强,不断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
(1)中学生小祥去文具店买“2B”铅笔,他要求店老板提供铅笔的价格、产地、检验合格证等信息。在此,小祥行使了消费者享有的什么权利?(2分)
(2)请结合小祥5月份的月消费比重分布图,针对其购买高档服装的消费行为作简要评析。(8分)
2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起携手才能走向共同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月8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5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改造发展为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今天的西藏,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继往开来、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援、真诚帮助的结果。
(1)结合西藏的发展,请你简要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请运用民族政策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西藏为什么能够改造发展成为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27、材料一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实践证明,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1)我们党为什么要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从立法到行政,从政府决策到群众自治,协商民主生动实践、开花结果。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强调指出:“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2)请你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解。
28、(民族地区发展成就显著)
从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8. 38亿元,同比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51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25元,增长10. 4%。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3. 7%。同时,上半年西藏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67.6亿元,同比增长66. 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7.4个百分点。
从西藏自治区取得的这些成就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