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
改句:像这样的教师,我们会喜欢她,会愿意和她亲近。
B.原句:老一辈革命家每时每刻都在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
改句:老一辈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
C.原句:在他的背后,是大片矮矮静静的森林。
改句:在他的背后,是大片的森林,矮矮的,静静的。
D.原句: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总能按时到达岗位。
改句:即使天气再恶劣,他也能按时到达岗位。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李副使赴碛①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酒家。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辅”有护卫之意。“儿女”指青年男女。
B.《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中的一、二句点明时令,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劝慰友人,表达了一种旷达之情。《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发了友人勉励诗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D.两首诗都一反送别诗的离愁别绪,写得格调高昂,气势宏伟。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斡旋 追溯 袅水 人情事故
B.幅射 翩然 次递 周而复始
C.振撼 烘烤 腐蚀 嘎然而止
D.缄默 雾霭 枯燥 海枯石烂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 (人名)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 (人名)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A.保尔 朱赫来
B.保尔 冬妮娅
C.谢廖沙 保尔
D.阿尔焦姆 保尔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东阳道中①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②渐觉水沉③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④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⑤。
【注释】①此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②香篝:熏笼。③水沉:沉香。④旌旗:这里代指军队。⑤碧玉梢:碧玉宝石修饰的马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词是写景抒情之作,描绘了诗人行军中见到的沿途风景,流露出感伤抑郁之情。
B.开头两句写词人离开临安,向东阳进发,借香料逐渐燃尽写行路之长,行程遥远。
C.三四句“周遭碧”“分外娇”写作者置身于绿的海洋、花的世界,精神为之一振。
D.“愁边”并无愁苦之情,而是词人在聚精会神地思索,不知不觉之中摇断了马鞭。
(2)请赏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6、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8)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重峦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0)但是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7、文学常识填空。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_____,著名散文家、____、____、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品有____、____《踪迹》等。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二十四节气在当代——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
林继富
①立春已至。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四季的起点。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当代生活?如何助益当代人的生活?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温,它以多种面貌和形态在当代生活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③结合节庆民俗,实现价值聚力。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应结合重要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每到立秋,湖南省花垣县都会迎来盛大的赶秋节。庄稼成熟,丰收在即,人们吹笙、歌唱、舞蹈,庆丰年、祈幸福。而今,花垣赶秋活动丰富多彩,周边群众也纷纷聚集在“秋场”,观赏和参与舞龙舞狮、八人秋千、上刀梯、武术等活动。花垣赶秋还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城旅游等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间。这些活动释放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活力,也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
④着眼群众需求,融入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只有着眼群众需求,和当下生产生活有机交织,才能焕发生机。立夏之际,暑气来袭,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仅保持着在立夏时节吃乌饭蚕豆、喝立夏茶等传统习俗,而且转化创新,进一步发挥立夏习俗在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比如,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节气和旅游发展中;传承创新“送春迎夏”仪式,对传统立夏仪式展示内容进行选择提取;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对立夏习俗进行旅游资源的转化等等。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⑤丰富教育形式,深化育人内涵。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二十四节气歌》将知识融于通俗晓畅、朗朗上口的童谣中,深受欢迎。从2013年起,采用民族曲调说唱的贵州石阡“说春”传承人,走进当地学校,举办创作展演及传承活动,教学生制作土牛、编写“说春”教材。这些活动不仅生动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知识,而且培养了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⑥自2006年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等,相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⑦而今,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进一步升华和弘扬,使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勃勃生机。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富多彩的花垣赶秋活动表明二十四节气可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
B.我国南方地区转化创新立夏传统习俗,使其功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C.我们青少年群体是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D.升华和弘扬二十四节气,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2】“二十四节气”这一古老的智慧在当代展现出哪些生机?请简要概括。
【3】“二十四节气”为何能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简要分析。
9、不小心摔倒时,路人的搀扶温暖了你;迷茫困惑时,一本好书启发了你;考试失利时,同学的安慰鼓励了你;取得成绩得意忘形时,老师的批评鞭策了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时,逆行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震撼了你……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像一束光照亮你,引你前行。
请以“有一束光照亮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