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喝彩(hè) 禁锢(gù) 差使(chā) 坦荡如砥(dǐ)
B.踌躇(chú) 婆娑(suō) 濒临(bīn) 惟妙惟肖(xiào)
C.俯瞰(kàn) 丘壑(hè) 嶙峋(xún) 络绎不绝(yì)
D.喧嚣(xiāo) 遒劲(qiú) 秀颀(qí) 摩肩接踵(zhǒ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
B.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C. 虽然引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
D. 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前,我们面临着“两个空间”,即现实空间和网络、人工智能及网络数字化等信息技术构成的虚拟空间。
②因此,只有高质量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适应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③但虚拟空间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仍不平衡不充分,尤其是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直接影响人机交互的效率与效果。
④高质量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现实意义。
⑤现实空间里,第一个百年已经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普及。
A.①⑤③④②
B.④②①⑤③
C.⑤③①②④
D.④①⑤③②
4、下面加粗字的读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休憩(qì) 皎洁(jiǎo) 络绎不绝(yì) 永垂不朽(xiǔ)
B. 窗棂 (líng) 允诺(yǔn) 举世瞩目(zhǔ) 齐心协力(xié)
C. 战粟 (lì) 挑衅(xìn) 返璞归真(pǔ) 怦然心动(pēng)
D. 蹒跚(pán) 积攒 (zǎn) 沸沸扬扬(fèi) 玲珑剔透(tī)
5、古诗理解赏析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也蕴藏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
【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③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白居易《卖炭翁》中表明卖炭翁矛盾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桀骜不驯的彝族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人征服过、同化过,他们好几百年以来就一直占据着四川境内这片林深树密的荒山野岭……汉人军队经过他们境内很少有不遭到惨重损失或全部歼灭的。
红军怎样顺利通过彝族区?请简要概括。
8、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韵,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韵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抽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丢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拄,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羞呼呼的风声。
【3】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9、按要求作文。
李子柒的视频最近火遍全球,有人评价她“重新向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告诉我们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中国”,每个人都有爱生活、爱家乡、爱文化之心,生活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景物、历史悠久的建筑、可口的传统美食等都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求:1.你可以介绍一件物品的制作过程、基本特征,也可以推荐一个地方、分享一处美景,努力展现生活味、家乡味或文化味。
2.介绍事物请注意一定的说明顺序,合理安排结构;描写景物请注意观察视角,融入自己的情感。
3.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班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