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家醅(pēi) 农谚(yàn) 归省(xǐng) 强词夺理(qiǎng)
B.卑劣(bēi) 山麓(lù) 蛮横(hèng) 挑拨离间(jiàn)
C.闭塞(sè) 挑衅(xìn) 龟裂(guī) 分崩离析(bēng)
D.闸口(zhá) 苍劲(jìng) 棱角(léng) 招摇撞骗(zhuàng)
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要在海量搜索结果中精确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具备筛选信息和快速浏览的能力。
B. 从深海载人技术到量子保密通信,从“天眼”到“悟空”,中国对科学和技术“无人区”的探索日渐逐步成为常态。
C. 继《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之后,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又成为一股综艺。
D. 2017年,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3、下列对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常识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庄子》《礼记》等古代典籍均为儒家经典。
B.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最后一天,有吃年夜饭、守岁等习俗。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到战国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桃花源记》就是一篇虚构基础上的记人记事之作。
4、下列加横线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责jié 缥碧piǎo 叱咄chù 广袤无垠mào
B.皲裂jūn 匿名nì 锃亮zèng 衔觞赋诗shāng
C.稽首jī 禁锢gù 鬈发quán 鸢飞戾天lì
D.不逊xùn 朔方shuò 诘责jí 颔首低眉hàn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①临村路傍②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③。
(注释)①迥(jiǒng):远。②傍:靠近。③销:通“消”,融化。
【1】诗歌第一句中的“白玉条”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请描述。
【2】请简要分析最后一句中“疑”字的表达效果。
6、按课文原句填空。
(1)足蒸暑土气, 。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4) ,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6)落红不是无情物, 。
(7)伤心秦汉经行处, 。
(8)“是故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9)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宋代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请仔细涵咏,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语句均出自小说《骆驼祥子》,对这些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及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语境:祥子通过努力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
这句话运用比喻,把车比作武士的徽章,表明了这辆车对祥子的重要性,不仅是生存的手段,也是荣誉的象征。
B.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着。
语境:祥子被大兵抓到军营,有了逃跑的计划。
这句话运用比喻,写出了祥子当时又惊又喜、又怕又累的复杂心理。
C.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语境:祥子在烈日下出去拉车。
这句话运用拟人,写出了柳树失去活力的状态,突出了天气的炎热,让祥子苦不堪言。
D.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语境:一场暴雨,给大杂院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这句话运用拟人,一场看似平常的暴雨,却能要了底层百姓的命,突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2)以下是不同的文学评论名家对《骆驼祥子》的评价,你最认同哪一种评价?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说明理由。
【评价一】
“洋车夫、老妈子、便衣警探、车厂老板、妓女、摆小摊的,他们出没的场景是大杂院、小茶馆和街边巷口。在老舍的笔下,他们都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使我们了解他们也有梦想,也有奋斗,也都活鲜鲜的惹人爱、惹人愁,可歌和可泣。”
——司马长风
【评价二】
“老舍在祥子所代表的下层城市贫民身上所发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奋斗道路破灭以后的苟且忍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国民性格中的某些弱点。”
——钱理群
8、葡萄月令(节选)
汪曾祺
①四月,浇水。
②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③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④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地喝。
⑤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工夫,就抽出好长的一截新条。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拿起树剪,劈劈啪啪,把新抽出来的一截都给它铰了。
⑥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因此,【甲】 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⑦五月中下旬,果树开花了。
⑧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⑨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⑩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
⑪七月,葡萄“膨大”了。
⑫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来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然后,就把沟填平了,把硫铵封在里面。
⑬八月,葡萄“着色”。
⑭别以为我这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来,不是,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⑮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结实、挺括,璀璨琳琅。
⑯可是你得快来!明天,对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波尔多液,它们的晶莹鲜艳全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成了磨砂玻璃, 我们不得不这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⑰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一串一串剪下来,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葡萄装上车,走了。
⑱【乙】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1】班级举办“汪曾祺作品诵读会”,有同学打算朗诵这篇文章,他应该选用的配乐风格是( )
A.热烈奔放
B.哀婉低沉
C.欢快愉悦
D.慷慨激昂
【2】有同学对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有疑惑,请你解答。
(1)【甲】“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重复了,是不是删去一句更好?
(2)【乙】“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这句话写得好,可是具体好在哪里呢?
【3】2020年适逢汪曾祺诞辰一百周年,某杂志开设“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专栏,有人针对课本中《昆明的雨》写了如下一段简析,请你参照示例,也给《葡萄月令》写一段简短的评析,100字以内。
【示例】《昆明的雨》一文围绕“雨”的话题,描写了仙人掌、菌子等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事物和风情,展现了一个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 爱与想念,文章形散神聚,情感含蓄动人。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洒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