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平顶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读闲书不必正经危坐,最宜伴一杯清茶(qiāo)然进入书的境界,平日里的琐(xiè)之事也就全然抛诸脑后了。

    B.无数共产党员为新中国火热的建设事业(dāng)精竭虑,用青春(juān)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誓言,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本色与担当。

    C.艾草挺拔瘦直的杆上似菊花般的叶子片片生机(àng)然,浑身泛着白白的(1óng)毛,散发出婉如草药味的清香。

    D.与其(qiáo)首苦盼春天,不如用手编织春天;与其面对挫折畏缩不前,不如不折不(náo)直面挑战。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开展“一对一”爱心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如何去关爱他人。

    B.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还能再度升起。

    C. 今晚,天津队将同北京队争夺团体冠亚军。

    D. 石榴性味甘、酸涩,是一种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两倍。

  •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与朱元思书》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C.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D.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提出,要加强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B.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

    C. 全国唯一以套娃形象为主题的大型旅游景区:套娃广场,是游人来满洲里不可错过的景点。

    D. 记者组一行来到哈萨克斯坦汽车城——库斯塔奈,采访了该国最大的汽车集团阿鲁尔集团所属的萨勒阿卡工厂。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王维在那里隐居至晚年。裴秀才迪: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②潺湲: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③墟里:村落。④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⑤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

    B.首联写山中秋景:山是静止的,一个“转”字,便借颜色的渐变写出它的动态;水是流动的,用一个“日”字,写出水每日都在缓缓流淌。

    C.颈联用渲染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原野暮色图,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

    D.诗人在尾联以“五柳先生”自比,体现的是自己与陶渊明一样超然物外的心迹。

    【2】颔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杜甫《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你能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韩愈《马说》)

    ②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池鹤》)

    ③故园渺何处?__________。(韦应物《闻雁》)

    ④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__________,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⑥斯是陋室,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⑦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⑧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⑨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⑩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__________,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茅盾《白杨礼赞》)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挂号

    ①感冒一周,买药自治。无效,只好去看医生。先到县医院门诊挂号处排起了长队。我自觉地从末位排起,随着队伍缓慢前移。男女老少高矮胖瘦排成的长队,衣着各异,颜色驳杂。侧目观望,像一条弯曲扭动的长龙。

    ②我耐心地排着长队,与挂号处的距离在渐渐缩短,身后不断新补员续接,长龙始终完整。站久了,腿脚有点酸胀。总算前面只剩四人,仿佛希望在不远处向我招手。我心里默念,坚持就是胜利。我终于忍不住连打三个喷嚏,赶紧用手捂住口鼻,迅速从口袋里取出近来有所准备的纸巾,把脏物擦去,同时擦去了脸上的尴尬。这不仅是文明礼貌问题,还多少有点担心传染周边几乎零距离接触的人。

    ③这时,一个头发蓬乱的老人,从一旁把手伸向窗口,正在挂号的年轻女子眼中充满厌恶,用自己白如莲藕的手臂,毫不犹豫地隔开了老人青筋暴露、黄褐干瘦的手臂。这个老人的举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从外貌看,老人大概古稀年纪,个头不高,神态憔悴,脸上的皱纹形成了深深浅浅的沟壑,一件白色圆领短袖汗衫已经开始泛黄,脚上是一双旧凉鞋,和他的后脚跟一样满是皲裂的痕迹。只见他手上拿着张医保卡,越过年轻女子的手臂伸向窗口,还踮起了脚跟,显然有点吃力。

    ④年轻女子挂好号,转身故意挡住老人,好让下一个排队的人占据窗口,走出队伍,年轻女子拍了拍并不见被老人弄脏的手臂,口中说道:“真不像话。”老人似乎没听清什么,继续又把手伸向窗口,排在我身后一个粗壮的中年人跨前两步,直接伸手把老人拉开。中年人回望了大家一眼,脸上略带维持正义和秩序的得意。前面排队的人似乎都有着不允许插队的义务,侧着身子,随时准备出击,不让老人有可乘之机。

    ⑤身后的议论渐渐多了,话越说越难听。我估计老人有点耳背,面色如常,只是因挤了两次,出现了轻度气急,我一直没有发言。看老人衣着普通,或许是生活拮据的居民,或许是来城里看病的农民,却也不像个蛮不讲理的无赖。他脸色呈灰褐色,此时站在医院挂号的窗口前,不难推断是种病容。我向来反感插队现象,公共场合需要秩序,认为社会公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但眼前的老人是不是有什么急难呢?想到此,我很想问一问,看老人会有什么解释。

    ⑥当老人再一次伸手过去的时候,的确犯了众怒。站在我前面的妇女一把推开老人,嘴上更不饶人:“挤什么挤,去后面排队!”一个一直在看手机的戴眼镜的年轻人连头也没抬,说了一句:“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立时引起一阵哄笑。老人无措地站在那,但并未离去,也并未去队伍的后面排队,还是试图等待下一次机会。

    ⑦终于轮到我挂号了。我刚一犹豫,老人依然固执地挤了过来,随即有人向我发话:“你不能做烂好人。”“不能助长歪风邪气。”“年纪大不是可以破坏规矩的理由。”我仍有些犹豫。老人抢先把手伸进了窗口,这时,挂号的工作人员早注意到了这个插队的老人,脸上虽无表情,但毫不客气地拨开老人的手,来接我手中的医保卡。我实在忍不住问:“老人家,是不是有急事或急病等不及排队?”我故意把声音加大。

    ⑧这回老人听清了,但不依不饶地还是把手伸进窗口。只听见他用沙哑的声音说:“我不是插队挂号,我捡到一张医保卡,不知道是谁的,把卡放到这里,会有人来找的。”我身后的长龙突然静了下来,我听清了老人说的话,想必大家也听清了。

    【1】文章的标题是“挂号”,如果换为“插队”是否可以?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2】在老人道出原委之后,“我”和众人的心理活动分别是怎样的?请结合选文内容分别进行补写。(“我”和众人的心理活动二选一)

    【3】选文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我”,有人认为是老人,有人认为是“我”和老人两个人,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出理由。

    【4】选文是如何用细节描写来塑造老人形象的?请结合文中的一个例子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