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朱自清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的理想。
B.《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其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另外几位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D.《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写了作者与日本友人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的过程。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拌,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D.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象,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田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市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C.她的这段孔雀舞真是跳得入木三分,连杨丽萍都动容不已。
D.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对双胞胎长得惟妙惟肖的,连他们的父母有时也分不清。
B.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电力发展规划,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开发电源,发展电力建设。
C.这个教室的装修方案有创造性,而且别出心裁,又有魅力,所以深得同学们的喜欢。
D.百货公司举行年终大甩卖,闻讯而至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几乎挤爆了整个拍卖场。
5、(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先点评芍药,“妖无格”看出作者对芍药充满贬抑,突出它和其它花比一无是处的特点。
B. 第二句写池面上的荷花虽洁净清雅,却缺少了几分热情。所以作者说他纯洁而寡情。
C. 第三句直接赞颂牡丹。“唯有”一词,强调只有牡丹才配称“真国色”,表明诗人对牡丹的偏爱。
D. 末句写牡丹开花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这里“动”字用得极妙,仿佛使人看到了当时人头攒动的生动场面。
【2】对诗歌艺术特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托物咏怀之作。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并以芍药和芙蕖来衬托牡丹的神韵。
B. “花开时节动京城”句表现了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从正面赞颂牡丹为人喜爱的倾国之姿。
C. 四句诗褒贬了三种名花,贬是为了褒,贬中含有褒,褒与贬都合乎分寸。诗中为了褒扬牡丹,对芍药和荷花都有些贬抑。
D. 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6、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愚公移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智叟嘲讽愚公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认为山可以移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愚公移山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昆虫记》,完成后面小题
(1)《昆虫记》不仅是了不起的科普作品,更是一部文笔优美、富有哲思的文学作品。请你比较百度百科·蜣螂和《昆虫记·西绪福斯虫》关于甲虫制作粪球的文字,概括其语言特点。
比较对象 | 比较内容 | 语言特点 |
百度百科 “蜣螂” | 产卵后,雌雄共同推曳粪土将卵包裹而转成丸状。 | ① |
《昆虫记· 西绪福斯虫》对应语段 | 夫妻双双以同样高涨的热情,共同参与为儿子们准备面包的劳动,揉面团,运回家,入烤炉,样样都干。前爪上的小刀用力一划,一块大小正合适的粪食切下来,供它们加工用。这时候,做父亲的和做母亲的齐心协力,共同摆弄切下的小粪块,轻轻地拍打,加力按压,制作成大疏豆粒般的小丸。 | ② |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你结合《昆虫记》中法布尔着力探究的某个具体案例,具体阐述法布尔精神。
材料一:
有一回,为了捕捉一只昆虫制作标本,法布尔追着虫子跑了几百米,就在要捉住虫子的一刹那,他担心自己会因奔跑的惯性而用力过猛,碰坏了小虫子的腿,就故意摔了一跤,减缓冲力。这一跤差点跌断了法布尔的一条腿。
材料二:
有一年,法布尔得了一场重病。他躺在冷冰冰的屋子里,看到床边的墙角有几只小虫子快冻僵了。法布尔小心地把它们捧起来,放在自己怀里。虫子有了暖气,渐渐苏醒了,在他的身上爬来爬去。法布尔看着看着高兴起来,连病痛都慢慢消失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雪一化就有路了
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
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外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辞严地声讨她,然后拂袖而去。
那天,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风变得湿暖,闷得人透不过气来。火车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空中已飘起了雪花。
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在漫漫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抱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
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说道。
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怕打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亲戚?朋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那个人似乎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她之所以要伤害我,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由于无知,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斥责的“病人”呢!
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
“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着。
“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
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肩头,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
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吧,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有阳光就会融化。虽然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愤激的心情。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儿,轻轻地将那张已被揉皱的纸条撕碎,心也随之释然了,然后慢慢地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1】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激愤恼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加着重号的“病人”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
【4】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5】根据选文内容,补写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
9、亲爱的同学,遇见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体悟;经受不一样的磨砺,会有不一样的成长;有过不一样的耕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珍惜每一个遇见的人,热爱每一个奋斗的日子,都是对青春的不辜负。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以“________的他(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在班级文学小组进行展评。
题目二:围绕“成长·收获”这个话题,写一篇日记,诉说你的心语。
写作提示:①如果选择题目一,请把标题补充完整;②如果选择题目二,默认写日记的日期为2022年10月9日;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