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A.粗糙 绿釉 僵绳 刀剑入鞘 B.臼齿 舰艉 仲裁 惨绝人寰
C.国殇 倦怠 凛冽 颇有健树 D.湛蓝 矢志 蔓延 振耳欲聋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分上下两段。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 , , , 。
①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②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
③故唐朝韦庄称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④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
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号角声响起,战场处处硝烟弥漫,将士们一鼓作气冲向山下敌营,气势锐不可当。
B.屠呦呦作为首位华人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是青少年追捧的对象,她的一言一行被大家潜移默化地模仿。
C.这位老革命家高瞻远瞩,对于时政热点如数家珍,与人谈话一针见血,看待问题入木三分。
D.元旦晚会上,乐队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在场数千米名师生连绵不断的掌声与欢呼。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怀着这样的心态,人在逆境中就必定是焦虑不安,度日如年,苦难望不到头。
②我们往往只把顺境看作生活,认为逆境不是生活,而是不得不忍受的例外,盼望它快快过去,生活可以重新开始。
③事实上,如果你的心态平静而又积极,逆境的确也是一种生活。
④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
⑤应该调整心态,在逆境中要这样想: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甚至是我永远的生活,我怎么把它过得有意义?
A.④②①⑤③
B.④⑤③②①
C.②①④③⑤
D.②⑤③④①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赞,请你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3)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5)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情节片段回答问题。
情节片段: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主人公保尔(保尔·柯察金)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上面这段文字表现了他由绝望、( )到( )的心理历程。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想陪母亲散步
孙琴安
小时候,我们上学,父母上班,彼此几乎没有同行的机会。只有一年冬天,母亲一大早把我叫醒,要我陪她去菜场买菜。原来她上早班,顺路弯菜场买点菜,叫我拎回家。
外面还是黑乎乎的。我还从没起过这么早,又冷又饿。母亲给我买了副大饼油条,说吃下去就暖和了。此招果然灵验。一路上她脚步匆匆,总问我冷不冷。其实那天早晨非常冷,但我攥着她的手,又是第一次与她单独同行,心里却感到很温暖。
稍长,在初夏的黄昏或清秋的晚上,经常看到一个年轻的后生陪着一个老太在街边散步,后生眉清目秀,举止斯文;老太一头短发,略有花白。两人并肩而行,娓娓而谈。我每见此景,便心生羡慕,一次忍不住问父母。母亲一听便道:“噢,吴老师家的。吴老师去世了,儿子怕母亲伤心,经常陪她散步,是个孝子!”当时我心中便暗自许愿,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常陪母亲散步。
孰料初中毕业,我即离家赴崇明农场务农,一年难得回家几次,每次都来去匆匆,还要会同学,而母亲白天上班,晚上忙于家务,能得空聊聊天就不错了,哪里还想得到散步?况且母亲毕生勤劳,在她眼里,散步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直到我成家以后,才有了与母亲散步的机会。
那年孩子出世才两岁,一直领他的岳母有事去浙江老家,我和妻子都上班,只得请刚退休不久的母亲临时来帮两天忙。这点活对她是小菜一碟。于是,黄昏时分,我便主动拉她在住家附近散步。时值立夏,树木已有几分浓郁,小草都高高兴兴。我兴致勃勃地向她介绍着目睹的一切,但她却并不怎么在意,话也不怎么多。在返回的路上,我终于有所觉察,便问:“妈妈,您好像有心事。”她说:“是啊,我来这里,不知你爸爸这两天下班回来吃什么,他不会烧。”原来如此!而我却大言不惭地说:“反正就两三天,只好叫爸爸先克服一下。”就这样,我期待已久想陪母亲散步的愿望,便索然无味地结束了。
当我送母亲回家,看到父亲那个高兴劲儿,这才感到父亲已离不开母亲了,而自己所说的话实在太自私!从此再也不敢向母亲搬救兵了。
母亲自幼家境贫寒,不识字,也是在开国大典后扫盲时上了几堂课,又幸亏父亲耐心教她,才认识了一些字,后来居然能读一些小说了。为了提高她的兴趣,孩子们常会带一些《红岩》《简·爱》等小说名著给她看。所以,她刚退休的那几年,每当我去看望,她多半手捧一部长篇小说坐在椅上认真阅读。见我来了,便会放下书本,高兴地挎起篮子,娘儿俩一起去菜场买菜。一路上,她会兴趣浓厚地讲述正读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令我感到吃惊的是,母亲居然能准确地说出小说情节的发展,评判出人物的好坏。她喜欢简·爱,同情苔丝,不喜欢莫泊桑笔下的杜洛阿,她说:“《漂亮朋友》中的那个男人真是坏透了,太缺德了!”
有次说到兴头上,父亲下班回来,三人围在小方桌上吃晚饭,她仍意犹未尽地继续讲。父亲则不插话,只是微笑地望着她,仿佛是他的成果似的。当时我就想,何时我也能写部小说,散步时听她谈论,那该多有意思啊!
说也奇怪,我与父亲散步,几乎没有肢体接触;而与母亲散步,走着走着,便会慢慢靠拢她,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挽住她的手臂,甚或轻轻搂住她的肩膀。起初她不太习惯,后来也就任由我了。与父亲散步,他会问起我的工作;母亲却很少问,其实我是很喜欢散步时听她谈小说的,但她说得更多的还是家常,即使再琐碎,我也只好耐心倾听,不敢打扰,从中却可以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家庭所倾注的心血,对每个子女的关爱。她所希望的就是每个子女都能过上好日子。
有时父亲也会参与进来,但我仍会与母亲谈得多一些,这时父亲常被晾在一边,成为旁听者。一次忽然发现父亲不见了,回头一望,他正跟在我们后面,原来他是故意掉队,暗中观察娘儿俩的散步背影呢!
母亲71岁那年,我出版的一本书喜获大奖,兴冲冲地看望母亲,她听后自然高兴,娘俩又像往昔一样,一起去菜场买菜。这恐怕是我陪母亲的最后一次散步了。一路上她还难得地问起了我的工作情况,我也如实相告,主要是为了让她开心。如今她已去世,尽管我仍获得一些荣誉,但这与母亲的存在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比母亲生命的存在更重要的呢?
现在想来,当年陪同母亲散步的那些日子,可以说是最值得回味的天伦之乐了,也是我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幸福时光。如果有来生,我还想陪母亲散步。
【1】概括“我”陪母亲四次散步中难忘的情形,并总结母亲的性格特点。
(1)小时候,“我”陪她去菜场买菜,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两岁时,“我”拉她在住家附近散步,____________;
(3)“我”回家看望母亲,陪母亲散步,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71岁时,“我”陪母亲买菜,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母亲是个的人。
【2】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3】从文中来看,母亲在世的时候,“我”为什么时常会陪母亲散步?
【4】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如今她已去世,尽管我仍获得一些荣誉,但这与母亲的存在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比母亲生命的存在更重要的呢?
9、题目二:
利哈乔夫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请以“教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引用、抄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