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济源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得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 2、下列对《式微》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章,就把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刻画了出来。

    B.“式微式微,胡不归?”以故意设问的形式,引人注意,启人深思。

    C.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

    D.《诗经》按所配乐曲性质分成风、雅、颂,《式微》出自《小雅》。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电闪雷鸣过后,狂风和暴雨一起向大地倾泻下来。

    B. 看他高兴的样子,我敢肯定他可能有什么大喜事了。

    C. 能否独立思考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D. 谁也不否认,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能给人一种鼓舞斗志的力量。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B.《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中的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C.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

    D.通过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___________

    4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淮南秋雨夜,

    (2)临风一唳思何事?

    (3) ,不下旧帘遮。

    (4) ,草色入帘青。

    (5)俱怀逸兴壮思飞,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7) ,小桥流水人家。

    (8)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9)抽刀断水水更流,  

    (10)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 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

    ……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 莱茵河,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在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的摘编。

    B.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苏菲收到的第一、第二封信提到了两个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C.《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在国内读书的时候先后在《一般》杂志上发表的十二篇关于修身的文章。

    D.在《傅雷家书》中,傅雷从做人、生活、艺术等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指导,该书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2】结合上文《傅雷家书》的选段内容,说说傅雷是个怎样的人。

    【3】说说《傅雷家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在艺术特色和内容方面的相似之处,请从上述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加以说明。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986年8月11日上午10点,南京。浓郁的梧桐树阴掩映着五光十色的橱窗,夏季时装大展销的广告吸引着对对情侣的目光,欢腾跳跃的迪斯科乐曲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这座举世闻名的大城市一如平日,生气勃勃,和平繁荣。我在一条小巷口下了公共汽车。与我同时下车的,还有一位身体瘦弱的老太太。她手里挎着菜篮。如果不是那像被人撕咬过的残缺的右耳,我也许不会注意她。她步履蹒跚地走了几步,忽然站住,定定地打量着路边的一棵古槐,瞪大了的眼睛里流露出恐惧和绝望,双手也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随即,她怪叫一声,抛下菜篮,转过身没命地奔跑,还不时抓起路边的脏物向后扬去,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绝望的呼叫声。

    “老太太又发疯了,唉!”行人驻足,回头。

    她弱小的身躯剧烈地摇晃着,终于栽倒在地,口吐白沫。

    我和几个路人把她送进医院。两鬓斑白的H医生很生气地用听诊器敲着桌子问:“是谁让她到老槐树那儿的?”

    H医生告诉我,这位老人叫静缘,1937年南京大屠杀时,他惨遭日本鬼子蹂躏,地点正是那棵老槐树下。

    我被极大地震动了。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里的裂痕。那该是何等的令人发指的暴行!

           ……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痛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颤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数计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嚎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我不想也没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节选自《南京大屠杀》)

    1解释下列词语

    令人发指:  

    惨绝人寰:

    2选文第一段画线句子属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的原因各是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值得我尊敬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