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溯(shuò) 哺乳(bǔ) 遗骸 (hái) 日薄西山(bó)
B.踊跃(yuè) 屹立(qǐ) 狩猎(shòu) 气息奄奄(yǎn)
C.俶尔(shū) 翕忽(xī) 参差(cī) 风雪载途(zài)
D.两栖(qī) 归咎(jiù) 闭塞(sè) 啸聚山林(xiào)
2、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辱没(mò) 呓语(yì) 锐不可当(dǎng)
B. 泄气(xiè) 悄然(qiāo) 惨绝人寰(huán)
C. 杀戮(1ù) 翘首(qiào) 屏息敛声(bǐng)
D. 遁形(dùn) 镌刻(juān) 眼花缭乱(1iáo)
3、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改句: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但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B.原句: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改句:这张脸蒙昧阴沉,这张脸郁郁寡欢,这张脸丑陋可憎。
C.原句:一下子就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改句:一下子就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难道谁还不敢这样自信?
D.原句:在寂寞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改句:在寂寞中,窗户上的玻璃玻璃被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都是毛泽东写的新闻,报道的都是渡江战役的情况,真实,及时准确。
B.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此文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C.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D. 《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文章表达与民同乐的人生态度。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C.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D.全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由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结构精妙。
【2】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6、按课文原句填空。
(1)足蒸暑土气, 。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4) ,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6)落红不是无情物, 。
(7)伤心秦汉经行处, 。
(8)“是故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9)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红军北上抗日。
C.《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含义,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额骨突出。
【乙】
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惰。我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他指摘我懒情,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我父亲年纪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多干活。我还宣称:等我到他这样年纪的时候,我会比他勤快得多。
甲、乙两段文字写的是同一位伟人,这位伟人是 ①。乙段中写了少年时“我”和父亲的“斗争”,这体现了“我”具有 ②个性特点。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微电影”大有可为
【材料一】
现在,一种视频短片越来越受青睐。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都可以观看,这类视频短片往往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它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和故事情节,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因其可以“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所以叫“微电影”。
影视技术突飞猛进,影视设备的购置成本大幅降低,技术壁垒越来越低,甚至用照相机、手机就可以拍摄制作微电影。例如《纵身一跃》就是蔡永康用Sumsung Galaxy拍摄出来的。影视技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尝试微电影的制作、发布,这也正是微电影能够发展壮大的直接驱动力。没有影视技术的进步普及就不可能有微电影,这是微电影制作的最现实的物质基础。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材料二】
随着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热门影视剧版权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高昂的版权购买费导致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同时,网络视频同质化竞争严重,网站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提升原创能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自制微电影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自制微电影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微电影的灵活性和投资决策的风险都更加可控。
“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或者说微时代催生了微电影的诞生发展。微电影形式简单,短小精悍,恰好在体型上契合了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它既可以满足时间上的“碎片化”需要,也可以满足传播上的“碎片化”需求。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包括坐车、等人、排队等闲暇时间,用3G手机或网本看完一部“微电影”,感受一场关于青春和梦想的共鸣、旁观一场海枯石烂的爱情。
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材料三】
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传递社会正能量。公益微电影《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线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微电影”制作首先要重视剧本创作,剧本应叙事干净利落,语言通畅明白,词句短小简洁,语言力求口语化、形象化。人物性格、腔调、语气都要为作品表述服务。其次要注意表现细节,电影所记录的人和事,只有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才能达到表现情、蕴含理的效果,细节是表现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单位,典型的细节能以少胜多,以小见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微电影”制作也要注意构思,微电影的构思一要完整,二要新颖,三要科学,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微电影构思精巧、制作精良,才能制作出内容、形式俱佳的微电影,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1】什么是“微电影”?请用简洁的语言给“微电影”下个定义。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这是微电影制作的最现实的物质基础。(“这”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2)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绿灯”有什么表达效果?)
【3】【材料三】中划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综合材料内容,分析“微电影”大有可为的理由有哪些。
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恬淡的魅力;“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一种高洁的魅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一种雄奇的魅力……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感受到魅力的存在,对它也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请以“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