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回繁华》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集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体,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B.茨威格是奥地利传记作家,他在《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
C.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雨》中将自己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为线索,鲜活立体地描绘了昆明的雨季。
D.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B.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势如破竹,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C.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我军锐不可当,另一方面和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关。
D. 他记忆力很好,总是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母亲听。
3、下面有关名著阅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全文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的。
B.保尔·柯察金最爱读英国小说《牛虻》,最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保尔在完全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也没有灰心丧气和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C.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人物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丰富人物形象。书中的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富有表现力。
D.读书时,我们可以做一些摘抄和笔记。做笔记主要有写提要和写心得两大类。写提要就是用精炼的语言准确概括全书的基本内容;写心得,则是记录自己阅读时产生的体验、感想,以及自己在阅读中发生的新认识、新观点等。
4、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暑假中的一天,你的朋友约你一起去赣江游泳。出于安全因素你不想去,同时也想劝朋友不要去。你会对朋友说:“ ”
A.老师说了私自下河游泳不安全,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老师都说了下河游泳会溺水,脑子有病的人才会去,反正我不去。
C.去赣江游泳?你是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我可不去。
D.老师说过私自下河游泳不安全,咱们去图书馆看书,别去游泳了。
5、阅读《石壕吏》,回答问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矛盾思想?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3)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A是_____,在斯诺的眼中他是“狂热分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黑暗中的花香
石兵
①五岁那年他失明了。起初,他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停地问母亲,为什么总是黑夜?为什么不打开灯?
②母亲告诉他,他头顶有一块乌云,挡住了太阳和所有的灯光,不过不用害怕,虽然不能见到光明,但乌云档不住太阳散发的温暖,用心感受世界还是暖烘烘的。
③他似懂非懂,却突然雀跃了起来,妈妈没有骗我,天上真的有乌云呢,有雨落在我手背上了。母亲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紧接着,有更多的雨落在他的手背上、脸颊上,雨水咸咸的、涩涩的,那是母亲的眼泪。
④黑暗中,他的听觉变得异常灵敏,甚至能听到一朵花开放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角落中传来细微的“僻啪”声,于是摸着墙壁走到角落,他伸手轻轻触摸,发现那儿有一盆植物,一股香气随着他的触摸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那是一种淡淡的无可名状的味道,像是光明的味道。
⑤母亲告诉他,那是一盆菊花。从此后,他爱上这盆花,他触摸它的枝叶,会感到凉润沁心;聆听花开,则会在心中打开一扇门。恍惚中,有一束光注入他黑色的世界。时光的流逝静寂无声,他渐渐顺从了黑暗,没有了最初的恐惧,反而变得有些依恋起来。直到有一天,父母告诉他要上学了,那个学校很好,虽然仍然黑暗,却充满了花香。
⑥随着父母跌跌撞撞走出家门,听到大街上车水马龙的声音时,他的身体变得僵硬起来,他感到强烈的阳光照射在自己身上,那温暖有些燥热,令他平静的心剧烈地跳动。
⑦他进入的是一所盲人学校,果然如父母所说,这儿充满了淡淡的花香味道,在穿过一段坑洼不平的林荫道时,他感觉到阳光忽明忽暗,他紧紧握住父母的手,害怕自己会迷失方向。那一天,他不知走了多少路,最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房间,然后,他听到了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叫他的名字,“你好,请坐下吧。”
⑧他坐了下来,父母不知何时松开了手,他无所适从地四处摸索着,突然摸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桌子,这时,他嗅到了一股熟悉的花香,循着花香探去,果然,家中角落里那盆菊被放在了桌子的一角。在熟悉的花香环绕下,他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然后,他听到四周传来了他异常熟悉的声音,那是一种呼吸的声音,只有身处黑暗之中的人才会那样呼吸,细微、悠长、平静……
⑨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与他一样身处黑暗的年轻人,他学会了许多,生活能自理了,可以用盲文阅读书籍,甚至可以在操场跑道上与人赛跑。他逐渐长大了,有了很多朋友,他觉得黑色不再是单调而封闭的,相反,黑色是深邃而包容的,他热爱上了生活,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另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光明。
⑩每天的课程很多,但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伺候桌上的菊花。老师告诉他,这种菊花叫作墨菊,虽然朴质无华,却端庄稳重,在花的世界里,墨菊惬意舒缓、洒脱娴静、隽永鲜活、醇厚如酒,将其融汇到心境中,会凝聚成一份自然天成,飘逸出一份清绝品格。
⑪他听得悠然神往,心中暗暗下了决心,自己也要做一朵墨菊,在黑暗中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把平凡的生命沉淀成一杯醇香的酒。
【1】题目中的“花香”除了指菊花的香味之外,还有什么特殊含义?
【2】面对生活的遭遇,“他”经历了哪些情感上的变化?
最初的恐惧→__________________→有些依恋(渐渐平静)→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母亲说的话意味深长,请你结合文意理解本段划横线的句子。
虽然不能见到光明,但乌云档不住太阳散发的温暖,用心感受世界还是暖烘烘的。
【4】赏析第⑤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他触摸它的枝叶,会感到凉润沁心;聆听花开,则会在心中打开一扇门。
【5】第⑪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9、请给你最熟悉的一位亲人写一篇小传,题目自拟。
要求:①要符合传记特点;②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叙事流畅,层次清楚;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