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校的读书会上,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使同学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改革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
C.民族团结需要每一个人的真情投入、真诚付出,传递家人般的温暖和对幸福的希望。
D.《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关于文学常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B. 傅雷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欧也妮·葛朗台》。
C. 《恐龙无处不在》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是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阿西莫多。该文指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D.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日常的讲述要注意内容合适和言语得体,避免不引起误解或带来不快。
C.夸张在诗歌中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
D.传记注重真实,可引用一些可靠资料,也可发挥想象,填补事实的空隙。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采玉人风餐露宿历经艰辛,才能妙手偶得一枚细腻光润的美玉。
B. 好书读的多了,品味自然就会在心底潜滋暗长。
C. 我们许多同学平常作业中的字很端正,可谓是入木三分,美观大方。
D. 矛盾的小说《林家铺子》情节曲折,抑扬顿挫,真是引人入胜。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任选一个角度欣赏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尾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词名句填写。
(1)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3)王维《使至塞上》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
(4)杜甫《春望》中,诗人寄情于物,通过花和鸟表达对时局的忧虑的诗句是: , 。
(5)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 ”。
7、《感谢》中小女生因为_________回家。
8、“三好生”
(1)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2)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
(3)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吸烟,整个操场乱哄哄的什么也听不见,他坐在下面低着头想自己的心事。
(4)“ 要发奖了!”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都聚到主席台上。被喊到的大都是军官子女,他很羡慕他们。当然仅仅是羡慕,即使夜里做一百零八个梦也不会梦见自己 当“三好生”,他觉得“三好生”不是他这种人当的。直到旁边的“大棍”用胳膊肘捣他,“快!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啦!”福星真的照到了自己的头上。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激动得不知所措。
(5)“快去呀!”旁边的几个人叫道。
(6)就这样,在小学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他第一次被评上了“三好生”。
(7)领奖的时候,为了替农家子弟争回些面子,他走得郑重其事。到主席台上,他也像军官子女那样向校长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
(8)接下来,就该双手接奖状了。
(9)“你来干什么?”校长的神色奇奇怪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10)“我来……领奖呀。”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生”笑容可掬,惟独对他冷冰冰的。他有些委屈。
(11)“领什么奖?!”校长一下子暴怒起来,“简直是胡闹!”
(12)他一下子懵了,“不是你喊我来领奖的吗?”
(13)“我叫你来领奖?”校长把“三好生”名单往他面前一递,“你看看,上面连你的名字都没有,我会叫你来领奖?”
(14)他听到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笑声。只听“大棍”一边笑一边大声嚷嚷:“哎,他信了!他信了!”
(15)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
(16)他的班主任,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走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生’有你呀。”
(17)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18)班主任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生’有他。怎么能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
(19)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他。他仔细地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
(20)校长脸一沉,“胡闹!亏你平时那么认真,也能出这种错!现在怎么收场?”
(21)全场静得出奇。
(22)班主任把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拿下来递到他手上:“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班主任平时常穿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常常别着一支钢笔,钢笔的挂钩露在外面,在阳光下白灿灿的,常引得学生羡慕不已。要知道,那个时候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
(23)那个寒假,他过得既充实又兴奋。他拥有了第一支钢笔,最主要的是,这支笔代表着一种荣誉,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奖品。他的自卑感一下子就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24)他当时对班主任虽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埋怨。埋怨他一时的疏忽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了丑。要是领奖那天没有那令人难堪的一幕该有多好!他常这样想,并遗憾万分。从此以后,无论在校内校外,他见了班主任总觉得不自在,尽量躲着走。班主任一笑置之,待他如故。
(25)二十年后,他已是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
(26)一天,他向妻谈起了往事,提到他当年的班主任,那个平时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
(27)“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
(28)妻子笑吟吟地反问道:“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漏掉呢?亏你现在还是班主任。”
(29)半晌无语。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
( 作者:陈庆苞)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24)段中“那令人难堪的一幕”所指的内容。
【2】文中第(3)段划线句子属于场面描写,它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3】第(27)段:“‘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请你揣摩“他”说此话时的心理。
【4】文章结尾,“他”为什么“两眼含泪”?
【5】读了本文,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小学班主任的,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9、题目“我依然 ”
要求:补充完成题目,并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