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鄂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nì)    猎(shòu)    (pā)   油光可(jiàn)

    B. (gù)    (hāo)   (dī)   绉(zōu)

    C. 黑(yòu)   (xiào)    酬(piàn)   首低眉(hàn)

    D. 首(qǐ)    (ào)     身(sù)   广无垠(mào)

  • 2、下列有关名著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的留学故事。徐锡麟被害后,范爱农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可见他愤世俗、倔强正直的特点。

    B. 《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希望,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善良的人变成了狡猾、麻木、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 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D.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小说中的尼摩船长是位生物学家,他和仆人康塞尔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海洋生物,给读者许多海洋生物知识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qiào 责(jié   见(piě   屏息声(liǎn

    B.pōu   灭(jiān jìn   坦荡如

    C. chèng   惟妙惟xiǎo

    D.舻(zhú   脂(yān   叠嶂(luán

  • 4、下列诗句或对联与所描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双手剪出龙飞凤,一贴更见日月明。

    ②围设青绫好隐身,象声一一妙于真。

    ③不效艾芙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黑白纵横风光无限,生死决荡境界不凡。

    A.年画   豫剧   端午节   围棋

    B.剪纸   口技   端午节   围棋

    C.年画   口技   清明节   象棋

    D.剪纸   豫剧   清明节   象棋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陆游曾说《雁门太守行》一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试着找出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

    2品读这首诗,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呈现的画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纵观我国古今著名诗文,很多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情感。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书写舍身报国之志;李清照在《渔家傲》中用“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自己决心乘风高飞,去寻求理想与愿望;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用“______”抒发自己辞官归隐后悠然自得的心境;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最爱湖东行不足,__抒发自己沉醉于湖光山色的喜悦之情;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用“_____”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请你结合小说的内容简练的叙述一下情节。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垃圾分类作为 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94.6%的受访民众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 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或者不可回收垃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的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效果。

    (摘编自新华网《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材料二: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形成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长期以来,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较低、准确率较低,成为制约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效果的突出问题,是我国垃圾分类的明显短板;与此同时,垃圾分类的目标和途径并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设施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了前端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让人对推进垃圾分类信心倍增。但是,这一方案再科学合理,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它的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应尽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2)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阐述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有助于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我们要增强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3)怎样才能有效改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两则材料作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以“最好的时光”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②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