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装置 迁徒 争讼 销声匿迹
B.帷幕 褶皱 锵然 人情是故
C.凋零 陨石 褪色 周而覆始
D.砂砾 彗星 燎原 叹为观止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个问题上,我曾认真地考虑过。(前半句改为“对于‘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个问题”或“在‘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个问题上”)
B.我国发展现阶段,要加强5G商用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把“加强”和“加快”互换)
C.用手机微信付款的方式,普遍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之前)
D.许多观众看完《我和我的祖国》,记忆深刻,感触甚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我爱你,中国。”(将“为”改为“对”)
3、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一篇科普作品,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B.《昆虫记》之所以引人人胜,与作者的独特研究方法有关,他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触角、上鄂等,努力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
C.《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他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作者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劳驾”“惠顾”“奉陪”都是敬辞。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当时奥斯托洛夫斯基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告诉我们,与神龟的长寿、腾蛇的通灵相比,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B.诗人自比衰老的骏马,即使年迈,仍有志在千里的雄心。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诗人强调寿命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
D.这是一首抒怀咏志诗,书写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同时又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2】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本诗中哪句诗是诗人看待暮年的观点?他是如何看待暮年的?
6、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3)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贺龙的外表怎么样?”我问李。
“他是个大个子像一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中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回来!虽然贺龙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了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
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
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在中国是到处流传的——这似乎主要回溯到他的红色游击队刚刚开始组成的年代,当时湖南苏区还没有处在共产党的全面控制之下。在何键“农民大屠杀”时期许多农民有亲友遭到牺牲,或者反动派在何键统治下夺回权力后,本人遭到地主殴打和压迫,都抱着深仇大恨来投奔贺龙。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
我忽然问李长林结过婚没有。“我结过婚了,”他慢慢地说,“我的妻子在南方被国民党杀死了,”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四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无妥协地、这样不像中国人进行战斗。我以后在路上还要从其他红军旅伴那里了解到更多这方面的情况。
【1】选文选自_____________所写的纪实文学作品《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联系原著概括贺龙的性格特点。
【3】结合选文分析原著有艺术特色。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经书”
冯剑芳
①腊月里的一个早上,下了一场薄雪。母亲一不留神,摔了一跤,左手腕骨折,住进了医院。由于什么活儿也做不成,还得花钱,母亲有些惆怅。出院的时候,在我有点任性的央求下,母亲才跟我回家。
②早上,等我听见声响,母亲已经挎着胳膊在厨房里忙碌。看到母亲被绷带勒住的手肿胀得发亮,我的心似油煎一般难受。
③打我记事起,母亲的手背就比正常人厚两三倍,一年四季高高隆起,手指头也比别人粗上一两圈。一到冬天,母亲的双手又红又肿,四处皴裂,那些小口子就张着嘴,往外流着脓血,直到夏天才结痂。她的手背上白一块、紫一块,那是为了撑起这个家,多添的一道道伤疤。
④春天,麦苗返青,我和妹妹跟着母亲去浇水。我们站在田垄边,竖着耳朵听流水淙淙地灌溉庄稼,满一个畦的时候,我们喊声“到”,母亲麻利地脚下一蹬,双手一用力,三下两下,铁锹带起厚厚的土,落在龙沟上。“哗”,水流改变了方向,母亲还未痊愈的手背却崩出了几个口子,鲜红的血汩汩地往外冒。
⑤秋天,母亲带着我们姐弟三个去摘棉花。她厚厚的手掌一把攥住盛开的棉花,往上轻轻一扬,肉墩墩的棉花就全部听话地跑到她的手掌心,然后被塞进绑在腰上的包袱里。“一定要把棉花摘干净,否则残留下来的‘眼睫毛’晚上就会飞到你的眼前,让你睡不着觉。”母亲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我们。我和弟弟学着母亲的样子,一招一式地摘着棉花,只有妹妹猴急地跑到了最前面,落下许多“眼睫毛”。渐渐地,包袱里的棉花越来越多,我们都拖不动了,母亲也艰难地挪着步子。雪白的棉花倒在刚刚泛绿的麦田上,堆成高高的小山。“幸亏有你们,我一个人得摘到什么时候啊!”母亲颇感欣慰,我们姐弟三个仰起自豪的笑脸。
⑥棉花收成最好的那一年,母亲奢侈并且坚决地请求父亲买来一台收音机。“嗒嘀嗒——小喇叭开始了!”于是,故事和歌谣浸润了我们的童年;《白眉大侠》《窦娥冤》…… 在评书和舞台剧中我们成长,明是非,养浩然正气;《梅花三弄》《四小天鹅舞曲》》…… 耳边传来的名曲是我们最早的艺术启蒙。
⑦“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母亲文化不高,却也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姐弟三个谁考试得了第一名,母亲就带谁去新华书店,可以挑选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
⑧冬天的夜里,昏暗的灯光下,我们和母亲一起剥花桃。睡觉前,母亲用不知从哪里寻来的不冻手的偏方,熬制成热汤。热气慢慢浸润母亲的手背,我们把温热的汤水捧在手心里,打在她的手背上,裂开的口子疼得她不时龇一下嘴。可这时,分明又是母亲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⑨那时候的冬天,滴水成冰。母亲站在院子里,伸出红肿的双手,从半自动洗衣机里打捞着衣服。她不让我们姐弟三个接触凉水,她怕,怕我们的手变得像她的手一样。
⑩缝纫机“哒哒哒哒”地唱着歌,母亲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变出我们一家人四季的衣衫:我的偏襟小袄、妹妹的泡泡肩小褂、弟弟威武的军装、父亲笔挺的裤子。母亲带上她的大顶针,飞针走线,穿过厚厚的鞋底,换来我们脚下的舒适。那些清贫的岁月里,母亲的手是一团火,为我们带来幸福、平安、喜悦和诗意。“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母亲以身躬行,不正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的无字经书吗?
(选自《知识窗》2021年第1期,有删改)
【1】文章⑩段写到母亲的手“为我们带来幸福、平安、喜悦和诗意”,联系全文说说主要指哪些事情。
【2】简要分析第⑥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4】原文标题为“母亲的‘经书’”,小语认为改成“母亲的手”更好,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9、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袁隆平经典语录:
1.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钱够用就行了,多了是包袱。
2.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3.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4.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5.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也不能因为取得一丁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