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西宁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B.在西湖区农贸市场排舞赛上,古荡市场的卖菜大姐们技压群芳,连续两年蝉联冠军。

    C.语文老师把这一段古文逐字逐句讲解后,我们才如梦初醒,懂得了文章的意思。

    D.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职时所作,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C.通常的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一般情况下,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必须对仗。

    D.自传是作者对自己生平经历的记述。《列夫·托尔斯泰》作为托尔斯泰的一篇自传,作者用妙趣横生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画像”,展现了大文豪深邃而卓越的精神境界。

  • 3、将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文字,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①为了生命的创造,阅读对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对人的思维的开拓,是被无数代人证明了的。

    ②为了生活的品质,通过读书,我们会获得更高、更为开阔的眼界,获得更为豁达的见解。

    ③在以前,读书是一件难得、甚至奢侈的事情,并不是谁都有机会、有条件、有能力读。

    ④综上所述,读书最大的理由,是为了我们美好的现在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⑤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随着教育的普及,读书的门槛似乎没有了。今天,我们读书的更深理由是什么呢?

    A.⑤②①③④

    B.③⑤②①④

    C.⑤②③④①

    D.③⑤④②①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B.这场编钟古乐和西洋乐的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C.潮涨了会退,月满了会亏,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不能期望任何一个特定的事物能永恒地存在。

    D.只有终生恪守青年时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青春的光彩。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题文)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小题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小题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 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晚春的特点。

    D.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3)要让心灵进入幽僻旷远之境,其实不必避开喧嚣、归隐山林,这正如《饮酒》(其五)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的《浣溪沙》蕴含无法阻止美好事物逝去的淡淡哀愁,但仍然有美好事物再现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采用移情手法生动地表现杜甫忧国伤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这是某同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制作的读书卡片,请帮他填写完整。

    人物:达雅

    与保尔的关系:保尔的妻子

    相关事件:A

    人物:朱赫来

    与保尔的关系:B

    相关事件:教会保尔拳击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现代文阅读

    芦苇花的温暖

    佚名

    置身河岸,远望河塘,河塘里开满了芦苇花,芦苇枯wěi了叶子,芦苇杆上顶着芦花,东倒西歪的,看上去头重脚轻,我有点害怕芦花在芦杆上跌下来,芦苇在微风中扭着轻盈的腰姿。

    看见芦苇,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芦苇。那个时候家庭非常穷酸,穿不起棉鞋,为了我的脚不挨冻,父亲给我做了一双只用工夫不花钱币的茅窝。当时穿上茅窝,非常暖和。可是,到学校的时候,让几个女学生看稀罕了,围着我的脚指指点点,还捂着嘴偷笑,我估计到她们在丑化我。放学回家后,我脱了毛窝,气呼呼的把茅窝扔得老远。从此以后,同学给我起了“小茅窝”的外号,也就是糟蹋的意思,我在女生面前没了面子。

    母亲看出我受损的自尊心。于是,在牙缝中节省,为我买了点棉布,纳上千层的鞋底,做了一双的棉鞋。穿上漂亮温暖的棉鞋,走在女同学的面前,得意而自尊了许多。可是,过不了几日,顽皮的我就把棉鞋踢坏了,大脚趾漏出了棉鞋外,这少不得母亲的责备和埋怨。

    下雪的时候,是不能穿棉鞋的。父亲学着人家,给我做了一双高木屐,父亲做得小巧精致,美观大方,穿上既暖和,还能涉水,走在教室里咯噔咯噔的,走在同学面前“高人一等”。这回女生不笑话我了,冬天的日子里,我永远脱不下高木屐,连暖洋洋的晴天也穿着。白天顽皮得多了,木屐潮湿了,早晨起床的时候,母亲把芦花换上干燥的芦花垫。

    那个时候,家里绝没有席梦思之类的,小木床上铺张光滑的柴席而已,柴席贴着身子,凉透人的心。父亲怕我们冷,割些芦花在阳光下日晒,再用绳子把芦花打成垫子铺在床上。我们睡在松软的床上,像席梦思一样,犹感温暖舒心惬意,夜里的梦做得香甜而遥远。

    十五岁上高中的时候,县城收购芦苇花,三分钱一斤。因为有了市场需求,没几天,周围河塘的芦苇花一扫而光。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我们自己能搞点小伙钱,星期天的时候,我陪母亲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割芦花,中午野炊了自带的干粮。看不清芦苇的时候,我们满载了一车很沉的芦花。我想分担母亲的重负,母亲坚决不让我推车,她怕我推伤了,执意自己推车。拗不过母亲,我就用绳子在前面拉车。晚饭后,一家人在灯光下,抹芦苇叶子,夜很深了,才能全面打点好行装。

    第二天天不亮,母亲为我和父亲煮点好吃的,父亲和我一同拖上芦花到五六十里的县城出售。卖了些银子,父亲在新华书店为我买了许多的复习资料,到商店为我买了漂亮的衣服。回家的路上,我骑车兴奋而激动。

    看着芦苇,想起艰苦岁月的温暖,想起父母的一片恩情。我们和父母犹如芦苇和芦苇花,阳光的照耀下,我们在父母的怀抱中孕育成长以至飞扬,直至脱离父母,像芦花一样飘yì的很高很远,而父母像芦苇一样枯萎在河塘的泥土之中。

    (文字材料来自起点中文网)

    1将文中拼音的汉字分别写出来。

    枯wěi_______ 飘yì_______

    2从文题“芦苇花的温暖”中,你是怎样理解“温暖”一词的?

    3快速浏览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将“我”的经历补充完整。

    穿“小茅窝”→____________________→卖芦苇花

    4本文在写法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试就某一点作具体分析。

    5本文结尾划线句子“看着芦苇,想起艰苦岁月的温暖,想起父母的一片恩情”,“我”想起的恩情是指什么呢?假如你是文章中的“我”,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点儿什么?

    6积累链接:文章始终描写了“我”的一片艰苦的成长经历,诉说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正如孟郊《游子吟》所言“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有 相伴真幸福”

    要求: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