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四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B.《说文解字》是仓颉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C.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jǐnɡ)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yú);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B.每逢骤雨猝(cù)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zì)息。
C.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yì)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kuì),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D.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shù)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3、下列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商店里眼花缭乱的商品,吸引了很多顾客。
B.2015年9月,在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将举办富丽堂皇的国际酒店设备及用品展览会。
C.青岛地铁3号线的候车大厅采用了无承重立柱设计,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D.我们班能发生如此巨变,与班主任在平时不辞劳苦反复做思想工作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4、下列各组中字词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打嗝 浮燥 接踵而至 轻歌漫舞
B.虔诚 瞭望 自圆其说 行将就木
C.狡辨 迁徒 阳奉阴违 不知所错
D.农彦 晦暗 天衣无逢 勇往直钱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卜算子·咏梅
陆游①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乙】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②,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③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①陆游: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②坼(chè):开放。坼晓风,即在东风中开放。③何方:有什么办法。
【1】对这两首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卜算子·咏梅》分为上、下两阙。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下阕写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
B.《梅花绝句》第二句中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写出了梅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况。
C.甲词渲染了梅花孤独凄苦的生存环境,从而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整个词的格调是沉郁、苦闷的;乙诗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诗人高雅脱俗的品格,诗歌的格调积极而明朗。
D.乙诗中,诗人突发奇想,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
【2】甲词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3】陆游在这二首诗词中分别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2)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5)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杜甫《石壕吏》)
(6)怒而飞,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7)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8)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9)__________,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贺敬之《回延安》)
(10)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7、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来,这样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有价值。”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简·爱》 B.《名人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②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做“砾岩”。你可以清是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淘的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愿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③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④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⑤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襄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竞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⑥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⑦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太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库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⑥,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⑧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途。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批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⑨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高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
(选自《时间的脚印》)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画线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说明粗糙岩石覆盖着的岩层里面物质逐渐变细的原因。
B.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C.文章介绍了岩石从多个侧面记录时间带来的变化,运用介绍事理时常用的逻辑顺序。
D.本文的标题把“岩石”比作“时间的脚印”,新颖而独特,能引起读者的探究欲望。
【2】第⑥段独句成段,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3】文章告诉我们关于岩石记录时间的哪些历史痕迹,请简要概括。
9、阅读下面材料,写一则微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50字。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演绎经典美文。
有些人对它的看法褒贬不一。很多人嘉许它是综艺节目里的“清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朗读者讲述的故事感人,让人深思。也有人质疑,为什么不挑选一些朗读高水准的人来读?不专业的人来朗读,是读不出经典美文的“美”的。
请你对《朗读者》这一节目作出评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