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镇江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水(fú)        (kuàng)        暗(huì)        级而上(shè)

    B.然(mù)       (chěng)        裂(jūn)          怒不可(è)

    C.寒(jìn)       褓(qiǎng)          媚(fǔ)            不知所(cuò)

    D.徨(páng)   望(liáo)             (hèng)       挑拨离(jiàn)

  • 2、下列用于应对的话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A.某戏剧作家因脊椎骨有毛病,需要从脚跟上截一块骨头来补脊椎的缺损。手术做完后,医生想多要点治疗费,便说:“先生,这可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手术啊!”戏剧作家笑道:“那好极了,请问你打算付我多少试验费呢?”

    B.某著名童话作家常戴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溜达。一次,有人嘲笑他:“你脑袋上边的那玩意儿是个什么东西?能算顶帽子吗?”他毫不客气地回敬道:“你帽子底下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东西?能算个脑袋吗?”

    C.一个年轻的画家向著名画家诉苦,自己画一幅画只需要一会儿,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著名画家认真地回答:“那说明你的画太烂啦!”

    D.某著名钢琴家去某城市演出,发现座位多半空着,不免尴尬。他灵机一动,先向观众说道:“我想这个城市的人一定都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位的票。”话音刚落,大厅里顿时充满了笑声。

  • 3、选出下列加横线读音有误的一项( )

    A.防(dī ) 烧(zhuó) 憬(chōng) 锐不可(dáng)

    B.寒(jìn) 烛(xīn) 瓦(lì) 荒(miù)

    C.退(kuì) 地(jiào) 硬(jiāng) 赤(1uŏ)

    D.灭(jiān) 纳(cuì) 肃(mù) 阻(è)

  •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C.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D.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浣溪沙

    陈铎(明)

    波映横塘柳映桥。冷烟疏雨暗亭皋。春城风景胜江郊。

    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草堂新竹两三梢。

    【注释】①横塘:即南京市西南的横塘。古堤名。②亭皋:水边的平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描绘了横塘春天美丽的景色,艺术风格清秀自然,宛转恬静。

    B.起句两个“映”字连用,写出了横塘碧波荡漾,小桥杨柳飘拂的明媚春色,优美如画。

    C.“冷烟疏雨”写春雨,展现一幅烟雨蒙蒙的画面,使眼前呈现出一种朦胧美。

    D.尾句只写两三竿新竹,体现了词人在美好春景中形单影只的处境。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一句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①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③鲁迅从东京去往仙台的途中见到“日暮里”驿站名时,兴起了去国怀乡的览物之情,这与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触是一致的。

    ①动物,是诗文中的典型意象,它们往往是作者情感的一种投射,或者是用来渲染某种氛围的助力。郦道元的《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猿猴鸣声的接连不断,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莺、燕准确描绘了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传达出诗人春游的喜悦之情。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从《红星照耀中国》中摘录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摘录一: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第三章:在保安——苏维埃掌权人物)

    摘录二:你为什么参加红军?我问道。“我的家在福建漳州附近。我平时上山砍柴,冬天就采集树皮。我常常听村里人讲起红军。他们说红军帮助穷人,这叫我喜欢”。

    (第十章:战争与和平——红小鬼)

    【1】从摘录一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2】摘录二中,“喜欢”一词写出了红军的魅力,结合你对《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阅读,说说这种魅力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大香奶奶

    张丽钧

    ①大香奶奶家跟我家隔着三户人家。她名叫大香,却生得又瘦又小,还有点佝偻;因为有头疼的毛病,一年四季都戴着帽子。他男人靠一样家传的手艺吃饭——炒花生。

    ②有一回,母亲去大香奶奶家借筛子,心眼贼多的妹妹假装去找妈妈,也去了大香奶奶家,结果,赚回来两口袋热乎的炒花生,那年她大概五六岁吧,穿着我穿剩下的一件旧花褂子,美不唧捂着两个鼓鼓的口袋在左子中间转磨磨,我和弟弟互递一个眼色,扑上去就开抢她的花生,她夸张地尖着嗓子大哭,引来了母亲。母亲骂了我和弟弟一通,责令我俩把花生还给了妹妹。但妹妹不干,硬说少了,尖着嗓子大哭不止。母亲没办法,只好给了妹妹两毛钱,让她自己去大香奶奶家再买些花生。

    ③第二天一早,父亲打扫院子,竟在东墙根捡到了一样东西——紫花手绢包着的炒花生!甭问,是大香奶奶扔过来的。

    ④母亲给我们分了花生,洗干净了手绢,又摘了一些半青半红的大枣,亲自送到大香奶奶家。

    ⑤想不到,自那以后,扔“花生包”的节目竟频繁在我家上演。搞得我都臧择了早起赖床的毛病;天天巴望着第一个冲到院子里,捡回一包热乎的炒花生。你不知道,在下了一层薄雪的院子里,欢天喜地捡起熟悉的花手绢妥妥地包着的热乎花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⑥大香奶奶多么股重我那做小学教师的母亲啊!作为长辈的她,从来不直呼母亲的名字,只叫她“张老师”。大香奶奶的一个孙子、两个孙女。都是让母亲给起的名字,母亲跟大香奶奶说:“别总给孩子们送花生了,惯坏了他们!”大香奶奶说:“你家日子过得紧巴,少不了亏欠孩子的嘴,我拿不出山珍海味,几粒花生让孩子们解解馋吧。”

    ⑦我大二寒假回家,妹妹红着眼圈告诉我说:“姐,大香奶奶没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她也就七十多岁吧?”妹妹说;“才六十九岁……妞,再也不会有人给咱们扔花生包了!大香奶奶到死都惦记着咱家呢……”妹妹说着流下泪来。

    ⑧母亲和妹妹争着跟我说起了大香奶奶的事。

    ⑨大香奶奶病倒后,母亲去看她,听地儿媳妇说她想吃苦瓜,但已经是深软了,苦瓜不好找。当老师的母亲问自己班的学生,谁家种过苦瓜?谭家还储着苦瓜?自己班的学生家没有,就又去别的班问,一连问了好几个年饭,终于有个三年缓的小女孩从她奶奶家里找来了两条苦瓜,大香奶奶是在吃到苦瓜的当天夜里闭上眼睛的。

    ⑩大香奶奶后事办完后的第二天,她的儿子、儿她一人扛着一个面袋子来到我家,一见到我父母就从双8下了,我父母惊坏了!赶忙扶两个人起来。大香奶奶的儿子对我父母说:“哥,嫂子,我娘咽气前,我问她还有啥要嘱咐我的,她说,儿啊,我跟张老师家借过30斤小米、30斤白面,你记着替我还了……哥,嫂子,会也别说了,你们就成全了我的孝心吧。”

    我母亲哭着说:“我的老坤子呀。你叫我怎么咽得下这30斤小米、30斤白面呀!你心里装的都是别人的苦,临走想吃样东西,还是苦瓜,你把苦都替别人吃了……”

    我也哭了。

    妹妹哽咽着说:“大香奶奶的儿子又不俊,他肯定知道,他家日子那么好过,不可能向咱家借粮食啊!他知道他娘是想接济咱家,所以,他反复说‘你们就成全了我的孝心吧’!他心里明镜似的。姐,我现在出门,总绕着大香奶奶家走,只要一过她家大门,我的眼泪就止不住……”

    多少年后,我和妹妹都工作了、赚钱了,每次回家,我俩都不约而同去大香奶奶家买花生。她儿子问我们:“买这么多,怎么吃啊?”

    我俩笑笑说:“放心吧,一粒也剩不下!”

    每当把花生分给同事、朋友,我都会忆起那一方紫花手绢,它那么小,却能包天裹地、布霓散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按照文章顺序概括围绕“大香奶奶”讲述的事情。

    (1)大香奶奶给妹妹两口袋热乎的炒花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香奶奶在吃到苦瓜的当天夜里闭上眼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搞得我都戒掉了早起赖床的毛病,天天巴望着第一个冲到院子里,捡回一包热乎的炒花生。

    (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

    多少年后,我和妹妹都工作了、赚钱了,每次回家,我俩都不约而同去大香奶奶家买花生。

    【3】在末段横线处添一个句子作为文章的结尾,你会选择哪一句?说说理由。

    ①我想念大香奶奶的炒花生。我想念大香奶奶。

    ②作为一个曾经受惠于它的人,我问自己,我该怎样行走人间,方不负它慨然的恩宠……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5】有人说:“爱是双向奔赴,而不是单向付出。”结合本文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作文。

    请以“忘.不了那个背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 7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