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舞者舒展水袖,身姿摇曳,与悠扬的京曲声配合得天衣无缝,引得观众们拍手叫绝。
B. 中国人讲究人情世故,逢年过节、上门做客都需要备上一份薄礼,而且送礼也颇有讲究。
C. 扬州八刻以牙刻、竹刻闻名遐迩,匠人在方寸间展示绝伦刀法,精微细致,令人叹为观止。
D. 出于对盲人目空一切这一特点的考虑,许多人行道和路口都设有保障盲人安全通行的装置。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
D.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善于用小事情来反映社会,揭露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
B. 老父亲退休后,学习、游玩、锻炼,他快乐着自己的快乐。
C. 王莹在同学们心中德高望重,毫无悬念地当选为班长。
D. 不要为自己树立高深莫测的目标,更不要陷入自怨自艾、自责自苦的泥潭。
4、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悬殊(shū) 陨石(yǔn) 缄默(jiān)
B.雾霭(ǎi) 劫难(jié) 凫水(fù) 褶皱(zhě)
C.行辈(háng) 孕育(yùn) 追溯(sù)龟裂(jūn)
D.两栖(qī) 蓦然(mò) 挑衅(xìn) 帷幕(wéi)
5、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诗歌最后说“松柏有本性”,请说说诗人笔下的松柏有怎样的特点?
【2】本诗颔联向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道出了一个国家容易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①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②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以上文段出自①《_______》,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②_______、③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规矩
①冯耀祖是山川镇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他的名气比镇医院里的医生都要大。周围十里八村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尊称他为冯医生。冯耀祖赢得乡邻敬重,系因医术精湛、为人耿直。他凭数十年的行医经验,对医治伤风感冒、食积胃胀等常见病症手到擒来,不在话下。让众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绝活儿,还有他的正骨推拿术。
②每有乡邻因为筋骨错位抑或关节脱臼,痛得大汗淋漓上门时,只见他丹田运气,举重若轻,双手拿捏住患者的关键部位,左推右拉,上顶下压……正当患者龇牙咧嘴,准备承受关公刮骨疗毒般的痛苦之际,骨头关节已经接好归位。此时,冯耀祖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好了!”患者不相信,惊奇地睁开眼睛,只叹一句“好了?”冯耀祖又给患者敷上膏药,上好小夹板,扎好绷带,叮嘱每隔几天换一次膏药,再过大约一星期,即可痊愈。
③早些年,患者看病,不管有没有带钱,冯耀祖都是先诊断治疗再说。有些患者本来带了现金,可是见别人都赊欠,就不想往外掏钱,也说“记账”。冯耀祖会对他们说:“半年一结账!”后来,看病赊账的越来越多,有人甚至成为老赖,拖上一整年也不结账。冯耀祖厚厚的记账本用完后,又换一本。行医并非做慈善,乡村医生也要养家糊口。无奈之下,冯耀祖郑重其事地立下规矩:凡上门看病者,一律先交100元预付款,看完病后多退少补。
④规矩既立,遂成方圆。哪怕冯耀祖七八十岁的白发亲姨也不例外。他姨一人居住,儿女五人每人每年出1000元赡养费。他姨每有伤风咳嗽上门拿药,都是当场付现。凡遇不守规矩者,冯耀祖总是板着脸,撂出火药味极浓的话呛人:“不交预付款,到别处看病吧。”有几个碰壁者,疼得实在招架不住,赶紧催家里人送钱过来。规矩逐渐演变成就医习惯。哪怕小病,患者也会小心翼翼地问:“冯医生,要交预付款吗?”
⑤闲暇时,冯耀祖喜欢“斗地主”。一天下午,天上飘起小雨,冯耀祖邀约邻居老黄与小马一起“斗地主”。冯耀祖与老黄、小马特别投缘,是最好的牌友。他们三人打牌,输赢都不计较。老黄着白衬衣,里面背心清晰可见,他所有衬衣的左上位置都有口袋,方便放烟与打火机。中途,感觉有些热,老黄将衬衣脱下来,顺手搭在椅子背上。
⑥三人正斗得起劲儿,邻村收废品的马二哈突然靠在门框处,一只胳膊耷拉着,估计是肘关节扭伤错位了。马二哈开口道:“冯医生,胳膊好疼,今天身上没钱……”冯耀祖抬头又低下去,也不说话。见马二哈疼得汗珠直落,老黄有点儿看不过眼,连声喊:“冯医生,冯医生!”冯耀祖只当没听见,催促:“出牌,快出牌!”又过了两分钟,冯耀祖还没有动静。老黄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冯医生,暂停,我出去买包烟,五分钟回来……”话音未落,人早已走到门外。“打个牌,哪有那么多事!”冯耀祖有点儿扫兴地嘟哝。
⑦老黄再进门时,老远就大喊:“重新洗牌!”门外稻场尽头,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一阵风似的跑过来,机灵地绕到马二哈背后,轻轻拉他衣角。马二哈回头,小孩儿目光瞟向里面,竖起右手食指,贴近嘴唇作“嘘”状,偷偷将一张百元大钞递给他。
⑧小孩儿扭身,转眼跑得无影无踪。马二哈挺胸进屋,叫道:“冯医生,家里送钱来了。”边说边将那张百元大钞放到牌桌上。冯耀祖抓起钞票装进裤兜,粗声粗气地说:“暂停,稍后继续!”起身进里间,取出医疗器材。冯耀祖为马二哈胳膊复位、贴膏药、上小夹板、扎绷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前后不到一刻钟,马二哈就感激不尽地回家了。老黄与小马看得目瞪口呆。
⑨天将黑,牌局结束。老黄三步并作两步回家。无意中摸向衬衣口袋,感觉多了一样东西。伸手掏出,竟是一张百元大钞。瞬间,他心中涌起一阵异样的感动。他发信息给冯耀祖:“冯医生,不好意思,让你破规矩了!”冯耀祖回复:“别以为世上就你心软!”
⑩冯耀祖又说:“规矩轻易不可破,良心时刻不能丢!”
(作者:胡文光 有删改)
【1】冯医生说:“别以为世上就你心软。”可是他却做了哪些“不心软的事”,又做了什么“心软的事”?请结合情节概括。
【2】请阅读文章第②段和第⑧段,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分析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3】小说的情节在第⑦段和第⑨段发生了两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转折。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
【4】老黄不明白,为什么自认为“心软”的冯医生非要定这条规矩。请你结合文章的结尾,解释给老黄听。
9、舍得,指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必须舍弃,即愿意付出,不吝惜。舍得真诚,得到友谊;舍得计较,得到幸福;舍得世俗,得到洒脱。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有舍才有得,舍得是拥有超越境界来对已得和可得的东西进行决断的情怀和智慧。
请以“舍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