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林芝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寥寥无几

    B.                   岌岌可危

    C.                   华丽

    D.                   想联翩

  • 2、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作者矛盾,原名沈德鸿,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蚀》三部曲等。

    B.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C.司马迁,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D.《渔家傲》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杰出代表,本首词是她婉约词风的集中体现。

  • 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替。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刘长卿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注释】:①穆陵关:古关隘名,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朝廷腐败,叛军盘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一片凋敝景象。②耆(qí)旧:年高望重者。③归人:归来的人。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望》诗作意象甚多,远景的山河城郭,中景的荒草残木,近景的春花飞鸟,自身的稀疏白发,步步推出了既伤且悲的画面。

    B.《春望》全诗运用了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感情深沉,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C.《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颔联承上启下,扩大境界,加深诗意,是全篇的关键和警策,具有不语而悲的效果。

    D.两首诗都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 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B.归      人事

    C.闭      

    D.幽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比较阅读

     

    【甲】

    【乙】

    品古诗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知背景

    唐大历十二年(777年),诗人因贤淑勤勉的妻子去世而写19首组诗吊之。时隔六年后,诗人作此诗。

    宋熙宁二年(1069年),作者主持变法,后变法失利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某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

    【1】古诗写“静”,或“以静写静”,或“以动衬静”。

    【甲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属于“以动衬静”。

    【乙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属于“以静写静”。

    【2】两首诗都以“鸟”“竹”为意象,请分析两首诗的不同。

    【甲诗】借“竹”“鸟”等意象,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乙诗】借“竹”“鸟”等意象,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⑵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

    ⑶《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含蓄地表达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⑷《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以下两个来自不同名著中的摘抄,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卡。

    摘抄1:(人物一)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人物二)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

    摘抄2:(甲)它(西班牙犀头)独自一个,毫无外来帮助,为每个孩子预备摇篮似的食物,并且尽心修补,以防止其破裂,使摇篮十分安全。这是一个母亲无私的奉献。它的情感如此浓厚与执着,使它失掉了一切的欲望和饮食的需要,在洞穴的黑暗里看护它的骨肉达到四个月之久,细心地看护着它的卵。在它的子女们未得到解放出来之前,它决不恢复户外的快乐生活。我们竟从田野中愚蠢的清道夫身上,看到最深切的关于母性本能的例子,不禁对这种小昆虫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乙)那么,昆虫是不是一定要以这种响亮的倾诉和喋喋不休的表白吐露它们的爱情呢?通过大量的考察可以知道,两性之间的靠近会让彼此沉默。所以,我认为,蝈蝈的小提琴、雨蛙的风笛管、山蝉的音钹,都只是表达生命乐趣的手段,这种乐趣任何动物都有,任何动物都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庆祝。如果有一天,人们向我证明蝉振动音钹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只是为了感觉生命的乐趣,就像我们高兴时会搓手一样,我不会感到丝毫惊讶。如果说,它们的合唱还有什么次要目的同默不作声的雌蝉有关,那也是很可能、很正常的,只是到目前为止,这一点还没有得到证明。

    (摘自《昆虫记》)

    【1】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

    B.《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历经了三起三落后,祥子依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D.《昆虫记》是法布尔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创作的。

    【2】任务1:《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作者对红军领导人的描述和评价令人印象深刻,摘抄1中的两位分别是:

    人物一________________        人物二________________

    【3】任务2:有人说《昆虫记》是一部“用虫性反观人性,反观人类生活,思考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作品,请你从摘抄2的甲、乙文中任选一则,分析印证这一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方式方法以及兴趣效果。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有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④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⑤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1】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面临金融危机时,会有很多人去读相关的经典著作,形成一股《资本论》热?(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谁是最可爱的人》

    材料二:有人说生活太平淡,幸福很遥远,其实幸福就在你的身边。生活中俯拾皆是幸福。久别后的一次握手,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餐桌上丰盛的饭菜;一次春雨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遇到困难时的无声帮助……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

    材料三:2020年新冠肺炎发生后,一批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队伍中有“50后”“60后”,他们经验丰富,老当益壮,是抗疫战场的“压舱石”;还有“90后”,甚至有“95后”,他们朝气蓬勃,敢于冲锋,是抗疫战场的生力军。一些年轻人当上了交通卡口值守员,一些妇女还主动承担起代购蔬菜粮食的任务,一些老人戴上红袖章,举着喇叭,沿着村头村尾喊“戴口罩、勤洗手”……他、她们托举着生活的平淡与幸福。

    请以“幸福就在你的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1)字数在600字左右;(2)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3)不得透露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4)诗歌不少于20行。(5)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