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把“切忌”改为“避免”)
B.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天然橡胶的生产却不能自给。(将“的生产却”删去)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把“不管”改为“尽管”)
D.郴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桂东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桂阳县少两倍。(倍数用错修改为“少一半”)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暴晒(bào) 掘地(jué) 隧道(suì)
B.刹那(chà) 罅隙(xià) 徘徊(huí)
C.寻觅(nì) 臃肿(yōng) 恶劣(liè)
D.纤维(qiān) 喧嚣(xiāo) 车辙(zhé)
3、请参与“趣味文化”活动,找出说法无误的一项( )
A.古代的年龄有特定的称谓,如小孩子七八岁时叫“始龀”,男子十八岁时叫“弱冠”。
B.《列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作。它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寓言,比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和《愚公移山》。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就是一首豪放词。
D.2021年,农历辛丑牛年即将过去,你有多少收获?2022年,农历壬寅兔年即将到来,你又有怎样的期待。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诘责(jié) 文绉绉(zhōu) 掺和(cān) 颔首低眉(hàn)
B. 脚镣(liáo) 黝黑(yǒu) 创伤 (chuāng) 相形见绌(chù)
C. 驰骋(chěng) 瞥见(piē) 飞窜(cuàn) 汗流浃背(jiā)
D. 囿于(yòu) 发怔(zhèng) 挑剔(tì) 长吁短叹(xū )
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有人认为诗歌标题为《赠从弟》,但是内容却是写松柏,二者似乎没有联系。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6、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
(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8)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感伤;不妨借用王勃的诗句:“ , ”来表达一种豪放的情怀。(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
(9)现在,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就不必慨叹: , 。
7、名著阅读。
事实会驳斥寓言家不负责任地肆意杜撰,因为蝉和蚂蚁的关系跟寓言故事所讲的正好相反:任何时候,蝉都不会跑到蚂蚁门口去乞讨。恰恰相反,是蚂蚁,饥肠辘辘地来求歌唱家。而且,还厚颜无耻地把蝉抢劫一空。这个事实,至今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七月的下午,暑热几乎令人窒息。一般的昆虫都干渴乏力,徒劳地在干枯的花朵上游荡,找水解渴。但水荒和蝉没有关系,它一笑置之,把小钻头一样的喙钻进汁液饱满的树皮,再把吸管插进钻孔。蝉就是这样,在酷暑的日子,一边尽情歌唱,一边畅饮着树皮下面源源不断的甘泉。
(1)上面的文段选自《昆虫记》,作者是 。现在要你向同学推荐这本书,请结合选文说出两个理由。
(2)这学期,大家阅读了纪实作品和科普作品,一定掌握了阅读这两类作品的方法。请从《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中任选一部介绍读书方法。
8、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①无边丝雨,飘飘洒洒,连绵山脉笼罩在雨雾中,那天,是我来这所偏远山区小学支教的第一天。
②来之前我曾想,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或许能激发出孩子们探索外界的信心,甚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③不过在一展抱负之前,我得先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下雨导致了停电,小学里没有现成的床,幸亏我准备了睡袋。厨房里生锈的地锅满是污垢,第二天光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更令人头疼的是没有自来水,只有一个盛水的桶,桶里的水仅够洗漱,要是想做饭、洗澡,就得去校外打井水。
④每天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候,我会顺便家访。没想到,孩子们的上学之路道阻且艰,尽管政府已经把山路修得很平整,但很多孩子更愿意走林间小路,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树丛中的羊肠小路上,我明显跟不上他们的步伐。
⑤孩子们会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山林的深处有野鹿、银狐,比如曾经有孩子上学途中从高高的山坡上滚下去,居然没有受伤……那些离奇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天地中的人们充满灵性和浪漫的生命元素。
⑥这种浪漫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只是昙花一现。当我亲眼看孩子们闷着头大口吃着缺油少荤的单调午餐时,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们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孩子们对我播放的有些纪录片提不起兴致。的确,面对这些小小年纪就艰辛生活着的孩子,我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去关心遥不可及的远方和素不相识的人们。但我能做些什么?
⑦支教的最后一天,为了给我送行,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画黑板画、贴气球、布置教室。他们的欢笑声像高原洁净的空气一般清新怡人,节目是孩子们提前好几天排练的,每表演完一个,我都拼命鼓掌。
⑧欢送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悄悄出去了。起初我没有在意,后来发现教室里人越来越少,门外响起呜呜哭声——整个走廊里都是蹲在地上哭的孩子。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去安慰哪一个。我不忍心面对他们,转身回到教室,然而黑板上的字又一次刺痛了我,我疯狂地擦着满满一黑板孩子们写给我的话——“别走!留下来!”“留下来!别走!”任凭泪水恣意流淌。我真的太为难了!
⑨傍晚,坐在回程的高铁上,一位妈妈在给孩子指着远处美丽的红霞,孩子笑着;旁边坐着的是被山区孩子触动了的我,远方生活着的是通过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山区的孩子们。
⑩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请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1)第二天光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我真的太为难了。(分析“为难”原因)
【3】阅读第④—⑥,完成下面的填空。
山区孩子的生活状态:艰辛:⑴ _________ ⑵ _________而又浪漫:孩子们讲述流传在山间的奇特故事。这种生活状态造就了孩子们⑶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的性格。
【4】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含义。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蔡康永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不少于600字。文章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