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天(cān) 倔强(juè) 濒临(bīn) 连棉不断(mián)
B.竹篱(lí) 洨河(xiáo) 背鳍(qī) 因地治宜(zhì)
C.嶙峋(lín) 喧嚣(xiāo) 簇拥(cù) 摩肩接踵(zhǒng)
D.桥礅(dūn) 钹声(bá) 沉檀(tán) 络绎不绝(yì)
2、下列解说正确的是( )
A.书香飘逸 直面人生 精神家园 妇孺皆知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能最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题材是什么?是小说。解说: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作庭树作飞花。解说: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3、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闸述观点。《小石潭记》是一篇山水游记,含蓄地抒发了柳宗元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韩愈的《马说》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C.“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花中四君子”指的是梅花、兰花、牡丹和菊花;“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他们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D.《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瑰丽。《北冥有鱼》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B.《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内容分为赋比兴三部分,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D.《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
5、根据《蒹葭》,回答下面的问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2)这首诗每章的开头,都描写了蒹葭茂盛,霜露茫茫的景色,这是运用了《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6、古诗文默写。
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_____________,天山共色,从流飘荡,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⑶杜甫《春望》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不经意间道出的“绝妙好词”,营造了山人合一、物我相生的化境。
⑸《三峡》中“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猿鸣”凄凉,倍增三峡之幽深;《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猿鸣”欢快,愈显“仙都”之奇美。
⑹曹操《龟虽寿》中“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一句,惜老怜暮中升起乐观豪迈,历久而弥新;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惋惜伤感中浸润着通达欣慰,矛盾而哲思。
⑺崔颢的《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日暮无意,思绪绵长;朱敦儒《相见欢》中“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__”一句,夕阳有情,苍凉沉郁。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语段中的A是谁?
8、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
①自21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湖水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容量增加了近140亿立方米。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研究人员认为,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需要综合考虑水循环的各个可能因素。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⑦这些冻土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以冰的形态存在。气温升高后,特别是冬季气温加快上升,冻土开始融化。这些融化的水也会注入地势较低的纳木错湖中,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⑧通常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水体蒸发量加大。然而,研究表明,蒸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气象要素,伴随气温的升高,水体的蒸发量不一定随之增加,它还与云量、日照、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
⑨笔者曾与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康世昌谈起过纳木错湖水蒸发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分析和研究,在水位上涨的那几年,纳木错地区的云量,特别是低云量增加了,纳木错湖水的蒸发量相比之前反而减少了。
⑩这意味着,蒸发量的减少也是造成纳木错湖水水位上升的一个原因,但与冰川和冻土对湖水水位的影响相比,这一因素要弱得多。
⑪说到这里,大家基本上就明白纳木错的湖水水位为什么升高了。归根结底,这种情况是由气候变化导致的。因此,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
(选自2017年1月《百科知识》,有删改)
【1】本文第⑩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概括纳木错湖越变越大的三点具体原因。(每点用四到五个字概括)
【3】请说说文中第⑥段的划线句中“基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9、按要求写作
平凡的日子,只要努力,就会积累起生命的厚度。平凡的日子中,可以享受到友爱善良的温暖、乐于吃苦的甘甜、辛勤劳动的收获、孝敬父母的美好、自觉给予的快乐、好学不倦的充实;可以享受到甘于寂寞的崇高、归于平淡的境界……平凡的生活阳光灿烂,平凡的日子精彩纷呈。
请以“平凡的日子也精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