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题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
A. 云翳(yì) 娴熟(xián) 抚爱(fǔ) 脍炙人口(kuài)
B. 祈祷(qǐ) 后裔(yì) 揶揄(yē) 浩手穷经(hào)
C. 亵渎(dú) 帝胄(zhòu) 赫然(hè) 海市蜃楼(shèn)
D. 澄清(chéng) 贮藏(zhù) 契机(qì) 嫣红姹紫(chà)
2、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得了疟疾时,想起巴西人用烟叶治病,于是把烟叶放在嘴里嚼,取烟叶放在甘蔗酒里浸泡后喝下去,又闻放在炭盆里烧的烟叶的方法,治好了自己的病。
B.读到《革命烈士诗抄》中的这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我的自白书》,就会勾起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无限崇敬。
C.《藤野先生》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茅盾。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D.格列佛本来一心想留在慧骃国,却因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而没能实现愿望。他因此对慧骃国很失望,一辈子与马为敌。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的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B.不少学者认为《读点经典》丛书对中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政府在吃紧的财政面前更加“锱铢必较”,对于任何“花不到刀刃”上的钱都感到恼火。
D.这些小报唯恐天下不乱,老是危言耸听地报导一些不实的消息。
4、下面给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镂空(lóu) 踌躇(chóu) 凛冽(liè) 惟妙惟肖(xiào)
B.婆娑(suō) 上溯(sù) 炽热(zhì) 摩肩接踵(zhǒng)
C.濒临(bīn) 默契(qì) 镏金(liú) 坦荡如砥(dǐ)
D.妥帖(tiē) 秀颀(xīn) 喧嚣(xiāo) 恹恹欲睡(yān)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①。
道路迥②且长,风波阻中涂。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③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注释:①东海隅(yǔ):东海附近。这里当指曲阿,在今江苏省丹阳县。②迥(jiōng):远。③倾身:竭尽全身力气,全力以赴。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曾于四十岁时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本诗第一句中的“远游”指诗人离家做官。
B.“直至东海隅”中的“东海隅”和“道路迥且长”中的“长”,都指诗人外出做官,远离家乡。
C.“似为饥所驱”中,一个“似”字揭示了诗人外出做官和“饥所驱”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D.“少许便有馀”的意思是“获得温饱只需用少许的精力就可以满足而绰绰有余了”。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波阻中涂”中“风波”一语双关,一是水面上的风和波浪,二是官场的动荡、黑暗。
B.“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诗人自问自答,揭示了外出做官的原因。
C.本诗运用了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涉及仕途的艰辛和无奈。
D.诗歌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以及归隐的决心。
6、根据下面情境,在横线上补写出诗文名句。
深邃的历史星空中,无数先贤用锦言妙语点亮思想的明灯。“(1)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是李白渡远荆门时,对故乡的深情厚谊;“白头搔更短,(2)________ ”,是杜甫面对国破家人亡的忧虑;光阴流转,物是人非,我们不免也会像晏殊那样感叹:“(3)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啊,人生要经历无数的磨难,正如孟子所言:“(4)______________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随着年龄的增老,但我们依然要像曹操那样老当益壮、乐观向上:(5)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星空的诗行,写满我们璀璨辉煌的篇章!
7、文学名著阅读。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的,“书”指的是________。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8、科学文语段阅读
中国刺绣
①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伴随着祭天礼器(青铜器、玉器)、陶器和织物而诞生,且时代更迭,生生不息。
②中国的刺绣工艺几乎遍于全国,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各具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发展到今天的刺绣艺术品,工艺精细复杂。例如双面绣《猫》,是苏绣的代表作品之一。艺人们将一根头发粗细的绣花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线绣,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无论从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猫调皮活泼的神态,绣猫最难的是一对猫眼睛,艺人们需用20多种颜色的丝线才能把猫睛绣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③至今,在双面绣的基础上,又发展成双面异色样绣,为刺绣工艺开辟了新的途径。一般的刺绣日用品如被面、枕套、靠垫、鞋面之类,中国民间很多妇女都能绣出,比较普及。
④现在又有金丝羽毛绣更是栩栩如生立体感强,羽毛绣不但可以绣山水花鸟,还可以绣日常用品乃至地毯、挂毯等。制作方法简单,是利用人们日常生活扔掉的各种禽类的羽毛,经过消毒处理,手工绣制的。
【1】根据选文概括中国刺绣的特点。
【2】指出文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9、《秋天的怀念》里“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告诉“我”要好好活的一幕让史铁生难以忘怀;《背影》中“父亲”双手攀着月台努力向上的一幕让朱自清潸然泪下。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就藏在那一幕幕的画面里。过往的岁月中,又有哪一幕让你突然领悟了父母的深情呢?
请以“难忘那一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为记叙文;(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