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窒息(zhì) 凋谢(diāo) 濒临(pín) 春寒料峭
B.要塞(sài) 俯瞰(kàn) 蒙昧(mèi) 自出新裁
C.喝彩(hè) 衍生(yǎn) 宽恕(shù) 恹恹欲睡
D.翘首(qiào) 屏息(bǐng) 禁锢(gù) 触目伤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新体育馆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栩栩如生。
B. 这几年城市发展很快,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
C. 设计师们匠心独运,修建的环湖绿化带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D. 上海世博园中的各国场馆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传记文学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
②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③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
④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
⑤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A.②④③①⑤ B.①⑤④③② C.①③⑤②④ D.②④⑤①③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托辞(cí) 教诲(huì)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
B.诘责(jié) 发髻(jì) 陌生(muò) 抑扬顿挫(cuò)
C.绯红(fēi) 解剖(pāo) 芦荟(huì) 杳无消息(yǎo)
D.订正(dìng) 匿名(nì) 瞥见(piě) 油光可鉴(jiàn)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其二①
杜甫
手种②桃李非无主,野老③墙低还似家。
恰似④春风相欺得⑤,夜来吹折数枝花。
(注)①安史之乱之后,杜甫流落西南,寓居成都草堂,第二年写作题为“漫兴”的一组绝句.②手种:自己亲手种植,③野老;杜甫自指、④恰似:正如。⑤得:唐人口语,语助词。
【1】请品味“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中“欺”字的妙处。
【2】联系写作背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根据提示填空。
① ,欲上青天览明月。
②低头乍恐丹砂落, 。
③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④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⑤《陋室铭》中从反面写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⑥范仲淹《渔家傲》中写边地军事态势严峻的句子是: , 。
⑦《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
(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 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___________。
(2)“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象铁打的一样”这写的是谁?请说出他的主要特点。
8、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落在我们后面,雄伟的红门把山挡住。走出长门洞,豁然开朗,山又到了我们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进虎山水库的中溪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悬崖崚嶒,石缝滴滴答答,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蹚过中溪水浅的地方,走不太远,就是有名的经石峪,一片大水漫过一亩大小的一个大石坪,光光的石头刻着一部《金刚经》,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磨平了。回到正路,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住了,人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来,凉快凉快。说巧也巧,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好像黄昏提前到了人间,汗不但下去,还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里叫作柏洞。我们抖擞精神,一气走过壶天阁,登上黄岘岭,发现沙石全是赤黄颜色,明白中溪的水为什么黄了。
我们没有看到日出的奇景。那要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独得之乐:我们在雨中看到的瀑布,两天以后下山,已经不那样壮丽了。小瀑布不见,大瀑布变小了。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瀑,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原文有删改)
【1】文章前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两段文字并未描写泰山景观,是否可以删去?请简述理由。
【2】本文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景物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开头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又引杜甫诗句“一览众山小”,用意何在?
【4】文章是怎么描写“雨”的?写“雨”有什么作用?
9、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知道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 林语堂。不要再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不重要的位置。请以“心中萌芽的种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